中新網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勤六日指出,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企業融入世界市場步伐很快,但同時,中國企業經營中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也在急劇增大,可謂是“到處布滿了知識產權地雷,稍不小心就可能觸雷”。
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二○○七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風險控制國際論壇”當天在北京開壇,張勤致辭時作上述表示。他說,中國企業經營中面臨的風險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中外企業在知識產權實力上存在巨大差異,二是國外企業發動的知識產權市場攻勢已經使中國企業遭受巨大損失。
這位知識產權高官分析說,表面上看,中國企業近幾年的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已與國外企業持平、進步很大,但在技術水平較高、已成為中國支柱產業的通訊、半導體、生物技術、醫藥等領域,仍是國外企業申請占大多數,高的甚至超過百分之九十。而且中國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授權率僅百分之十九,國外企業來華專利申請授權率則達百分之三十五。向國外申請專利方面,中國企業去年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向國外申請的發明專利數量僅兩千七百六十七件,授權量只有四百三十二件,而二○○五年荷蘭一家公司的PCT專利申請就達兩千四百多件。
中外企業在知識產權實力方面的巨大差異,使得國外企業非常樂意用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攻擊中國企業、搶占市場,來自中國企業的產品近些年來一直是美國三三七調查的重點,今年該調查涉及中國企業已占到其總數的一半。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企業僅在涉外專利訴訟中,向國外企業交納的賠償金總額已超過數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中國企業被禁止使用相關技術之后的各種投資損失。另外,一些發達國家還通過實施高水平的環保、安全等技術標準,將一些國外企業的專利納入標準中,形成新的貿易壁壘。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中國企業的經營中到處布滿了知識產權“地雷”,稍不小心就可能觸雷。
張勤稱,企業是國家經濟細胞,企業面臨知識產權風險實際上就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知識產權風險,為推動中國企業逐步擺脫這種被動局面,中國要加快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平臺和國家知識產權預警應急機制建設,同時也需要企業加強自身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