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礦業公司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正欲以1430億美元兼并全球第三大礦業公司力拓,形成對鐵礦石資源的壟斷。如果該收購要約通過,那么全球的鐵礦石價格定價權、海運權以及隨之而來的保險等附加權利將完全被新必和必拓壟斷,本已艱難的中外鐵礦石談判或許將流于一種形式。
在這樣的狀況下,專家強調,中國的鋼鐵企業必須有所行動,而參與競購似乎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受制于礦業巨頭
“兩大礦石巨頭圖謀合并,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增加對全球鐵礦石資源及價格的控制力度。”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秘書長耿柄璽上周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語道破必和必拓收購力拓的動機。
如果天真地認為鐵礦石上漲只是在經濟上升時期的階段性行為那就大錯特錯了。知名獨立經濟學家、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悲觀地認為:“由于力拓和必和必拓合并將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因此即便將來經濟放緩鐵礦石價格也不會降。”
以往業內都產生這樣的疑惑:中國鋼鐵企業太小,難以在鐵礦石談判中擁有平等地位,是不是要聯合起來和國際礦業巨頭談判?謝國忠表示,每年談判都是行業整體談判,但中國鋼鐵行業手中的砝碼越來越少,如果力拓和必和必拓合并了,以后根本沒法談。
實際上,即便鐵礦石談判能夠談到一個合適的價格,到最后也難以保證談判結果的真正實施。據謝國忠對記者透露,目前鐵礦石的現貨價格比合同價格高得多,而且不斷上揚。因此到交貨的時候,賣方不少時候以現貨價格太高拒絕按合同價格發貨,認為按合同價供貨“虧本”。而中國鋼廠因為繼續“等米下鍋”沒有討價還價的時間,因此不得不做出暫時性退讓。這就是所謂的鋼鐵行業的“二次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鋼鐵行業整體所談的鐵礦石價格,在最終交易過程中仍會產生偏差。
孤獨的“反壟斷者”
目前,中國企業對鐵礦石的需求占全球需求的1/3,依存度高,故業內有分析指出,此次力拓和必和必拓合并針對的就是中國鋼鐵企業。另外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二拓合并”一案亦有針對另一新興鋼鐵大國印度之嫌。很多人期望印度鋼鐵行業能夠和中國一起抑制澳洲鐵礦石巨頭合并而形成的壟斷。
但是謝國忠給出的答案是“不太可能”。盡管印度對于鐵礦石需求旺盛,并且擁有像米塔爾鋼鐵公司這樣的巨頭,但和中國鋼鐵行業最大的不同是印度鐵礦石能夠自給自足,甚至其鐵礦石還在大量出口。
其實,中國行業內一直把印度作為鐵礦石談判的籌碼。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副董事長賈祥榮曾對記者表示,“如果澳方鐵礦石漲價過高,就要從印度多進口一些”。由此看來,印度鋼鐵行業不大可能和中國鋼鐵行業“一條心”。
此外,印度鋼鐵制造業成為中國最大競爭對手從“潛在”已變為某種程度的“顯性”。從世界范圍來看目前沒有一個國家的鋼鐵行業對澳洲兩大鐵礦石企業合并像中國鋼鐵行業一樣敏感,有分析認為“中國鋼鐵企業在反對力拓和必和必拓合并一事上沒有朋友”的論調不無道理。
砸出心動報價
這是一個相當殘酷的事實,中國的鋼鐵行業很可能必須獨自面對必和必拓和力拓合并的艱難局面。“中國必須有所動作!”謝國忠對記者強調,“一定要出一個價和必和必拓爭一下。”而且這個價格一定要鎮得住。
之前,力拓已經拒絕了必和必拓最初提出的1430億美元報價。那么中國出多少錢合適?謝國忠給出的答案是至少2000億美元。這一數字把必和必拓出價整整提高了570億美元。相信這是一個會讓力拓股東心動的價格,而且中國企業以及資本市場有能力支撐這筆費用。
其實拋開資源安全等其他因素,單純從經濟角度來看2000億美元競購力拓也應該是劃算的。謝國忠為記者算了這么一筆賬。目前力拓的市盈率(PE)只有10倍左右,遠低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平均50倍的水平。而其利潤相當不錯,是個優良資產。盡管力拓剛剛收購加鋁,但是其負債率依舊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因此如果中國企業有意要收購力拓,銀行可以貸更多的款給企業。
從表面看來盡管收購價格要飆到2000億美元,但如果除去銀行貸款,企業需要籌措的實際資金只需600億美元就可以。因此單純從投資本身看也是值得的,而在戰略意義上將能夠保持鐵礦石供應,穩定鋼鐵價格。競購力拓何樂而不為呢?
讓壟斷者付出代價
對于中國鋼鐵行業來說出不出價是一回事,能不能收購成功則是另外一回事。因為競購成功并非完全靠價格,同時還有一些非經濟因素影響。“但是中國一定要出個價格。”謝國忠對記者表示,出價競購力拓就意味著中國鋼鐵行業對鐵礦石壟斷行為的抗議和打擊。
“出2000億美元,讓力拓的股東意識到自己公司的價值,好讓他們提高對必和必拓的報價。即便中國企業收購不成,也要讓必和必托出更多的錢,讓他們知道想要壟斷市場要付出巨大代價。”
實際上,上周五消息人士透露力拓考慮向必和必拓提出反收購要約,以展開所謂的反噬防御(Pac-Man defense)。據悉,力拓擬在11月26日召開的投資者會議上概述其防御方案。由此看來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合并并非易事,中國鋼鐵行業必須有所行動。
之前,有消息稱中國國家發展銀行購買了力拓不超過1%的股份。但是很快被中國國家發展銀行否認了。其實這場反鐵礦石壟斷之戰的主角必須還是中國的鋼鐵公司自身。
謝國忠認為,目前中國大的鋼鐵公司多數帶有國有股份的成分,因此在提出競購要約的時候最好拉上國際私募基金。這樣有利于競購成功。“民營鋼鐵機構+國際私募基金+銀行貸款,三位一體的資本運作模式是最容易被國際資本游戲規則接受,有利于競購。”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的民營鋼鐵公司在行業當中的責任將越來越重。(記者 羅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