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面對股指期貨的巨大“蛋糕”,國內各家期貨公司正在通過各種手段爭奪客戶資源。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目前券商系期貨公司正通過鋪天蓋地的投資者教育活動來圈定目標客戶;而一些非券商系期貨公司則忙于與多家券商洽談IB業務,而為了爭取與強勢券商的合作,其被迫給與券商更多的傭金分成,并在客戶宣傳上暗中允諾將采取優惠傭金。
券商系期貨公司搶跑
經過數年的兼并重組,期貨業界出現了數量龐大的券商控股的期貨公司。據國信期貨統計,國內維持正常營業的160多家期貨公司中,有三分之一為券商控股的期貨公司。
在股指期貨推出愈加臨近的步伐中,券商系期貨公司胸有成竹。國信期貨一位人士表示,“國信證券有280萬個客戶,這么龐大的客戶規模足以讓我們開發了,只要做好投資者教育的工作就行了,無需再與其他券商進行IB業務合作。”
據悉,由于券商系期貨公司大多對股指期貨有著數年的備戰期,因此多數公司與控股券商的IB業務對接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國泰君安期貨的一位人士表示,“IB業務的對接包括技術、規則、客戶等方面對接,我們這項工作目前已經完成。”
在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的前提下,各家券商系期貨公司均在大張旗鼓地開展投資者教育工作。據了解,在實際操作中,各家公司的投資者教育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如對既有的商品期貨客戶加強相關培訓,與證券營業部合作開展股指期貨沙龍講座,開展獎勵額最高達50萬元的股指期貨仿真交易大賽,大量制作散發股指期貨知識手冊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商品期貨客戶本身資金量有限,各家券商系期貨公司目前開發客戶的重點均放在了券商的機構客戶方面。有業內人士指出,“商品期貨的客戶資金量普遍不大,擁有上億元資金量的客戶不多,這不是股指期貨的主要客戶。”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為了開發基金、私募等機構客戶,部分券商系期貨公司已率先開展了針對機構客戶進行的套利套保等交易技巧路演。
非券商系期貨公司突圍
相對于券商系“兵團”的先天性優勢,那些非券商系的期貨公司只能自力更生。
“股指期貨推出后,期貨行業將加速洗牌,那些不具備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生存環境將更加艱難。”前述業內人士指出。
對此,中糧期貨的一位人士頗不以為然,“券商背景看起來更像一朵云彩,下雨時還不一定能下到身上,專業性才是期貨公司未來生存的第一位。”
但不可回避的是,一些非券商系期貨公司關于股指期貨業務的備戰顯然相對不足。據了解,目前相當一部分非券商系期貨公司甚至還未與券商簽訂IB業務協議。前述中糧期貨人士表示,“股指期貨業務對期貨公司業績的提升到底有多大還有待評估,就我而言,對該項業務并不怎么有感興趣。”
不過,隨著股指期貨推出的步伐加快,該類期貨公司目前也加快了相應準備工作。據悉,部分非券商系的期貨公司已授權旗下營業部可以與當地多家券商簽訂IB業務協議。
但由于處在弱勢地位,這類公司與券商談判時往往比較被動。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券商系期貨公司的IB業務一般與控股券商采取三七開的傭金分成模式,而部分非券商系期貨公司在與券商進行IB業務合作中甚至采取了類似于二八開的大幅讓利。
“這些弱勢公司在提升專業性服務的同時,不得不降低傭金吸引客戶。”某券商系期貨公司人士說。(楊 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