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場被稱為“史上最大”的天然氣荒正從南到北蔓延,沖擊重慶、武漢、杭州、鄭州等多個城市。寒冷天氣中,辦公樓停止供暖、企業被迫停產、出租車加不上氣、罐裝液化氣漲價,給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有人說,“氣荒”是壟斷惹的禍。由于各地政府對天然氣調度、管理作用有限,面對寒冷天氣下的需求激增,政府無力應對。但實際上,“氣荒”同以往人們屢屢遭遇的“電荒”“油荒”一樣,暴露了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協調、不科學問題。
以此次“氣荒重災區”浙江省為例。從2004年開通天然氣開始,浙江就處于用氣緊缺狀態,并且供應缺口越來越大、供求矛盾越來越突出,早該引起重視,要么想辦法“開源”,要么努力“節流”。然而2007年以來,全省天然氣供應量基本沒有增加,使用天然氣的工廠反而猛增,新建住宅小區大多鋪設了天然氣管道,“冬天有暖氣”也成為商品房銷售的競爭利器。明知無氣可供卻大鋪攤子,不鬧“氣荒”才怪。
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確保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片面追求GDP增速,只重視經濟增長的量、形象變化的快、對外影響的大,而對基礎性工作熱情不高、對事關長遠的事用心不多、對見效慢的任務關注較少,必然導致發展失調。
水、電、油、氣等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能源資源。如何緩解能源資源短缺和需求日益增長的矛盾,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檢驗政府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尺。從這個意義上講,一些地方發生的“氣荒”是一個警示。 (作者姜琳 系新華社記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