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日韩ā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八天長假閑置資金何處去?貨基與通知存款可考慮
2009年09月22日 08:54 來源:廣州日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貨基與通知存款均可考慮 貨基門檻較低 但要避免在節前一天申購

  今年中秋節、國慶節首次聯合放假8天,堪稱是“史上最長的黃金周”。面對即將來臨的國慶長假,權威機構最新推出的調查問卷顯示,多

  數散戶“持股過節”意愿低落,選擇“持幣過節”的散戶占比高達六成。

  節前賣股、贖基金雖避了風險但卻閑置了大筆的資金,如何休假、理財兩不誤?投資者不妨把保證金等閑置資金拿去申購貨幣基金,不僅能規避風險,還能在休假期間賺到一筆利息收入。

  收益高于活期存款

  節假日期間,雖然貨幣市場基金不進行買賣操作,不會有價差收入,但所持券種的利息收入還是存在的。

  黃金周期間投資貨幣市場基金與放在銀行吃活期利息相比,收益還是能翻倍。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9月18日,43只A級貨幣市場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在0.439%~ 2.967%之間,有6只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2%,4只當日每萬份基金單位凈收益超過1元。

  舉例:

  如投資貨幣市場基金10萬元,按7日年化收益率1%來計算,投資8天的收益為100000×1%/365×8=21.9元;而如存8天活期,8天后所得利息為100000×0.36%/365×8=7.89元;前者所得收益是后者的2倍多。

  門檻低于“通知存款”

  雖然現在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仍高于活期存款,但精明的投資者可能已發現不少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已不及“7天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門檻5萬元

  有數十萬元、數百萬元的保證金閑置的投資者把保證金先轉到與保證金掛鉤的銀行賬戶上存通知存款,收益或將高于貨幣市場基金。

  “1天通知存款”就是客戶提取存款要提前1天通知銀行,“7天通知存款”則是客戶提款要提前7天跟銀行說。如果儲戶逾期取款或者提前取款,則按活期利率計算利率。

  據了解,通知存款的起存門檻一般是5萬元人民幣,并且,7天通知存款的計息周期為7天,存夠7天或它的整數倍才能享受1.35%的利息,如不到7天就支取,仍按活期利息計算。而幾千元也可投資貨幣市場基金,并且隨時贖回都不會影響持有期收益。

  舉例:

  從目前的利率情況來看,目前市場上“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分別為0.81%、1.35%。

  如果一個投資者手上有100萬元資金,用來投資貨幣市場基金,按照7日年化收益率1%來計算,7天的收益約為1000000×1%/365×7=192元。

  若存的是“7天通知存款”,那么7天的收益則為1000000×1.35%/365×7=259元。

  提醒:注意暫停申購時間

  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會在放假前幾天就停止貨幣市場基金的申購。

  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基民在法定節假日前最后一個開放日申購或轉換轉入的貨幣市場基金份額不享有該日和整個節假日期間的收益;基民于法定節假日前最后一個開放日贖回或轉換轉出的貨幣市場基金份額仍可享有該日和整個節假日期間的收益。

  也就是說,基民于9月30日申購或轉換入貨幣市場基金的份額就不能享受節假日的基金收益,而于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即9月30日贖回的貨幣市場基金份額卻仍享有贖回當日和整個節假日期間的收益。

  因此,需要提醒的是,對于在休市前沒有暫停申購的貨幣市場基金,基民要避免在法定節假日前一天申購。

  貼士:

  貨基申購贖回無成本

  貨幣市場基金可用于博取短期收益的一大優勢在于買賣貨幣市場基金不用支付申購和贖回費用。貨幣市場基金的收費標準一般總計0.68%,其中包括營銷費0.15%,托管費0.1%,管理費0.33%。

  贖回資金到賬戶或需T+2

  如果投資者發出贖回貨幣市場基金的申請,一般T+1或者T+2個交易日贖回資金能到賬。

  用于打新的閑置資金在申購貨幣基金之前,要考慮到長假之后的新股申購時間表,了解贖回資金確切的到賬日期,以免錯失新股申購的機會。

  基金萬份收益:

  指基民當日(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可能是多日)的收益。由于這是扣除管理費(0.33%/365)、銷售服務費(0.25%/365)和托管費(0.1%/365)等各項費用后,基民所持有的基金份額當日實際享有的收益,因此,基民應重點關注這一指標的歷史表現。同時,由基金萬份收益還可算出:基金日年化收益率=萬份收益×365/10000×100%。( 吳倩)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