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丝袜亚洲精品图区,十八禁一区二区天堂,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理財產品門檻升至10萬 "周末理財"產品受追捧
2009年07月14日 14:19 來源:揚子晚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購買前別忘了看清楚費率,不要盲目購買投資額在5萬—10萬元客戶可選國債和貨幣基金等替代

  今后,銀行將向有投資經驗的客戶發售理財產品,購買起步價從現在的5萬元提高至10萬元,且不得向無投資經驗的客戶發售。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最受投資者歡迎的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是超短期產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投資者還應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看清產品費率,不要盲目購買。

  銀行現狀:新政尚未正式實施

  在售理財產品,門檻仍為5萬

  上周,銀監會在網站上發布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規范細則》,規定銀行今后只能向有投資經驗的客戶發售理財產品,而且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從之前的5萬元提高至10萬元,將部分投資者擋在了門外。不過,記者昨日采訪南京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這一新政還沒有正式實行,在售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仍為5萬元。

  某股份制銀行南京分行理財部門人士告訴記者:“自己也是從網上看到投資門檻提高到10萬元的消息,但目前銀行還沒有收到正式的通知,也沒有看到實施細則,因此暫時還不能執行!边@位人士還表示,投資門檻提高主要影響的是投資金額在5萬—10萬之間客戶,今后,這部分客戶可以選擇購買國債、或者貨幣市場基金等產品來替代,影響也不是很大。

  不過,業內人士透露,銀行發售理財產品的收益,約可占到中間業務收益的20%-30%;而5萬元-10萬元之間的投資群體,約占到總體投資筆數的30%左右。2005年,當銀行理財產品購買起步價調整至5萬元時,理財產品購買人數大減,此次再度調整,對銀行利潤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會太大。

  記者調查:購買前應看清費率

  銀行收得高,客戶收益就少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多數銀行賣的理財產品都不收取任何費用,主要在產品凈值中直接扣除。比如結構性產品,不管是銀行還是投行,在設計時已把風險和收益率精確計算好了,高出收益率的部分已規劃利益提成,因此投資者不需再繳費。

  但是任何產品都是有成本的,不收取費用不代表沒有費用。南京某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以該行在售的一款信托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的綜合成本為5.2%,其中承諾給投資者的是4.0%,信托公司收取0.2%,銀行收取的產品管理費、資產保管費和銷售手續費分別為0.5%、0.2%和0.3%,這些情況都在產品說明書中寫得很清楚,而且在開售前10天,已將產品說明書等相關資料向銀監會報備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銀監會對理財產品的費率并無具體規定,各銀行都是根據自身成本定價,因此,在綜合成本既定的情況下,如果銀行收取的費率高,那么客戶拿到的收益自然就低,所以對于產品的相關費率,客戶還是應關注。尤其是一些結構性產品,提前贖回的手續費也比較高。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去年國內14家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高達1662.17億元,其中主要部分就是個人理財產品銷售所帶來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皠e看去年不少理財產品都是負收益,但銀行獲得的收益卻一點也不少!

  理財延伸:“超短期理財”現身

  收益一般比活期高三四倍

  資本市場震蕩走升,新股重新開閘,記者注意到,日前市面上涌現出一批超短期的創新理財產品,正受到大量大戶股民的熱捧。以中行“周末理財”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每周四發售,周五下午3點半銷售結束,當天起息,下周一早上9點之前資金即可到賬,是專為大資金量股民量身定做的理財產品。這款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為1.40%左右,比活期存款利率0.36%高出不少,也高過通知存款利率,非常適合周末假期有短期閑置資金理財需求的客戶,特別是炒股族。

  另外,工行的“靈通快線”、招行的“日日金”等超短期理財產品,也非常受投資者歡迎,它們都是替代銀行活期儲蓄的理財產品,而且收益遠比活期存款利率高,一般是活期的3—4倍,期限最短的當天申購、當天就可以贖回,非常方便。

  一位銀行人士告訴記者,銀行目前比較看好短期產品,而市場對短期產品的需求也較大,尤其是近期貨幣市場短期利率走高,短期理財產品吸引力正在不斷提升。像中行的這款產品,利用客戶閑置資金進行短期理財,并鎖定收益,還可以保本。(實習生 孔弛 本報記者 陳春林)

【編輯:楊威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