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漸行漸近,但投資門檻太高要50萬元,普通基民的投資策略或將改變。上周,中證網進行的“股指期貨推出后,哪類基金最受投資者青睞”的調查顯示,45.28%的受調查者明確表示最青睞指數基金,其次則是大盤藍籌基金,占比為27.59%。
“后股指期貨時代”,基民買指數型基金或者定投指基會賺嗎?是否可以借指數基金“繞道”參與?股指期貨來了,會進一步“拉伸”、還是會“熨平”市場震蕩?期指和指數基金是什么關系?期指門檻高,普通人如何間接投資期指?
概念
股指期貨和指數基金分屬兩個市場
“可簡稱為‘期指’和‘指基’的股指期貨和指數基金,其實分別屬于兩個不同市場。”業內人士昨澄清這倆聽起來有些“像”的名詞,股指期貨是期貨品種,指數基金是基金品種。
“股指期貨”全稱“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鋼材、大豆、原油等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同樣也需要投資者較高的專業知識和風險承受能力——一旦方向做反,有可能被強制平倉“血本無歸”。其門檻也較高,譬如期指是50萬元。而指數基金,普通投資者可通過銀行或券商購買,起點一般幾百元至1千元即可。它與其他基金最大的區別在于被動跟蹤股票市場的某一種指數,并保持95%以上的倉位。指數漲,指基凈值收益就漲;指數跌,指基收益也跌。看反了方向會遭遇虧損,但賣出就可以止損。
較常見的指數基金如去年熱賣的華夏滬深300、易方達滬深300指數基金,銀河滬深300價值等,都是跟蹤滬深300指數的,或自300中“優中選優”挑選100只股跟蹤。但指基和期指之間也有密切聯系。
“就像大豆是大豆期貨的‘現貨’一樣,期指也有‘現貨’,那就是股市上與之相對應的指數。”
目前中金所設計的期指合約,依據的正是滬深300指數,也就是說,股指期貨和滬深300指數基金,參考標的較一致。業內人士昨還猜測,“并不排除今后會開發中證100指數合約等。”
機會
股指期貨推出將提升指基投資價值
滬深300指基
有望被更多基金配置
在上述調查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后股指期貨時代,僅有7.19%的受調查者選擇偏股型基金,這個數字甚至還不如固定收益基金19.93%的關注度。
南方滬深300、深成ETF及聯接基金基金經理潘海寧表示,從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來看,股指期貨推出前后,大盤股指數的市場表現往往都跑贏中小盤指數,股指期貨將進一步提升指數基金的投資價值。對于指數基金特別是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100指數基金,股指期貨一旦推出,滬深300指數有望成為市場的重要籌碼,并被更多基金所配置。股指期貨推出的預期,有望使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價格因資金追捧而進一步上漲,從而對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指數基金產品及那些主要投資于滬深300成份股的偏股型基金構成利好。
未來指數基金
申購贖回將更頻繁
此外,股指期貨的推出減少了指數基金跟蹤誤差和提高投資效率。以中證100基金為例,目前申購資金從銀行申購到進入基金賬戶相隔兩天,這段時間內如果中證100指數上漲,會造成一定的跟蹤誤差。利用股指期貨,指數基金可通過其杠桿效應使用一小部分資金做多股指期貨合約,等資金到賬后平倉,從而降低基金的跟蹤誤差。簡言之,利用杠桿效應,指數基金可用0.6%的倉位做股指期貨,經過10倍的杠桿放大,就可實現100%盯住指數。
一個可預計的現象是,股指期貨推出之后,指數基金申購贖回無疑會更加頻繁,單筆額度會更大,這將促進基金管理公司在現有指數基金產品上進行創新,使指數基金能夠更有效滿足套利交易的需求。
選基眼要“尖”
還是以滬深300基金為主
“由于股指期貨本身就以滬深300為標的,因此一旦推出期指,若帶動大盤上漲,則最直接受益的,莫過于此類指數基金。”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繼續持有指數基金是有道理。但也不宜盲目認購。吳磊指出,基金其實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理財型;一類是工具型。理財型會擇時,并根據倉位調整實現收益最大;不擇時的是工具類,時刻保持高倉位,比如指數基金。如果不會擇時,則選第一類;如果需要工具,則選第二類。
業內人士還提醒說,將來監管部門出臺細則、確定哪些基金可投資期指后,基民有意投資又沒50萬資金,就可借道這些基金。但挑選時眼要“尖”,比如以往關注的是“它的股票倉位多少,重倉是什么股?”今后則還要關注基金經理對衍生工具的管理能力。此外,隨著市場的發展,將來還有可能出現像QDII專門是針對海外市場的基金一樣,更細分的可專門針對股指期貨的基金。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專家則提醒投資者,還是以滬深300基金為主。
目前,市場已有14只滬深300基金,包括華夏、易方達等去年都先后推出滬深300指數基金。其中,嘉實滬深300(LOF)基金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基金,截至去年年底的規模已接近400億元,而申萬巴黎滬深300價值指數基金本月也開始發行。(徐建華 馬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