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基金占盡銷售渠道優勢
相同的市場環境也會孕育出規模大小不一的金融產品。9月份至今,A股市場13只新基金總共籌集到360億元資金,各基金募集的情況相差甚遠,募集情況最好的基金收獲77.88億元,最差的僅為4.11億元,兩者差距接近19倍。
公開資料顯示,在已經完成募集的新基金中,銀行系基金公司旗下的新基金募集額度維持在較高水平。其中,農銀匯理策略價值股票型基金自9月1日開始募集,截至9月25日,共募集到77.88億元;交銀上證180聯接基金于8月31日至9月23日發行,募集總金額為70.87億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余新基金募集規模都較此前有了明顯的縮水。
數據顯示,交銀180治理ETF基金募集總額為10.09億元;華寶興業中證100指數型基金成立規模為20.09億元;大成行業輪動股票型基金募集到30.85億元;鵬華精選成長股票型基金募集到30.13億元;南方中證500指數基金(LOF)募集到32.22億元,其余新基金募集規模均在10億元上下。
而在7月,華夏滬深300指數基金募集到247.72億元;8月,易方達滬深300指數基金、嘉實回報靈活配置和博時策略靈活配置的首發規模分別為167.46億元、101.04億元和88.04億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過去一個月內,金元比聯價值增長股票型基金雖然延長了募集期,到期僅募集到4.11億元,成立規模較為“袖珍”。
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下,新基金募集規模卻出現如此大的跨度。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新基金扎堆擠占渠道和市場表現疲軟造成了新基金分化凸顯的局面,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相關基金銷售渠道的壟斷性。
“銀行系銷售渠道無人能及。”談到這一問題時,某老十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這樣表示。在她看來,無論是農銀匯理、還是交銀基金,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在牛市看來都不低的認購規模,主要依賴于銀行員工的自購以及銀行客戶經理對本系基金的大力推銷。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基金規模大小僅僅是基金公司銷售能力的體現,與基金今后能否為投資者制造更多財富,沒有因果關系。新基金能否在市場上生存下去,還要依賴基金經理和投研團隊對后市的把握。
相關新聞
新基金發行驟然減速
自今年6月份以來,10只以上的新基金同時募集成為常態。但是國慶過后,多只新基金發行到期,而新批基金的數目卻未能跟上。即使算上10月16日開始發行的中郵核心優勢,目前在發的基金也僅有7只。
這一數目遠遠低于此前基金發行的數目。事實上,從9月底開始,新基金發行就有放緩跡象,9月底基金發行數目已經跌穿10只。同時,基金發行的風格也一改此前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數型基金發行占據幾乎全部“江山”的情況。目前在發的基金中,有2只配置型基金、3只指數型基金和2只股票型基金。
“我認為,未來指數型基金將發行得更少。目前市場進入平穩甚至平淡期,基民對基金投資的欲望減弱。同時10月份又是大小非減持的高峰期,很多基金連續選擇減倉,因此新基金發行減緩并不奇怪。“信達證券基金行業分析師李琛表示。(記者 崔呂萍 陳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