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我國最大的影響在于出口受挫,但與此同時也為我國出口結構調整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而輸美輪胎特保案爭端,則使得我國出口結構調整更為迫切。
“出口結構調整的工作我們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在做,包括拓展新興經濟體市場和出口產品的升級!睆氖峦赓Q業務的北方國際集團總裁助理孫占軍對記者表示,該集團對非洲、南美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份額去年上升5-6個百分點,而對美國則下降了5-6個百分點,危機造成的發達國家需求萎縮、市場份額下滑,在新興市場得到了彌補。
貿易摩擦彰顯調結構迫切性
“輸美輪胎特保案顯示出貿易摩擦壓力的進一步加大!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記者表示。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指出,金融危機背景下全球貿易救濟措施、貿易保護措施增長比較明顯。2008年全球一共發起208起反傾銷調查,其中針對中國的就占到73起,占35%。上半年15個國家對中國發起了60起“兩反兩保”調查,同比上升11%。
日前公布的輸美輪胎特保案結果,更是讓貿易摩擦嚴重程度升級。
有關專家指出,相關企業應當正確看待輪胎特保案給帶來的產品結構升級壓力,將壓力化為動力。
目前輪胎企業已經有所行動,“業績肯定會受一定影響,我們會考慮開拓歐洲等其他市場!比A南輪胎、佳通輪胎等企業均表示,正在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并且轉移出口市場。
另一方面,孫占軍擔心,美國出臺輪胎特保措施,可能會帶來其他行業以及國家的跟風,造成貿易摩擦的進一步擴大和升級。
新興經濟體市場發展迅速
事實上,很多企業早在金融危機之初就已經開展結構調整的嘗試。國家也積極采取措施開展與新興經濟體的合作,包括建立自由貿易區等。
出口結構調整包括產品層面,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靠攏;以及出口國別層面,出口份額更多由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轉移。
孫占軍表示,北方國際集團紡織品進出口業務占三分之一以上份額,過去一直受到美國、歐盟牽制,出口市場僅限于一些發達經濟體,存在“受制于人”的困境。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公司也不得不加緊推進出口結構調整!澳壳拔覀冊谕七M市場多元化,包括開拓非洲、南美洲、亞洲等新興市場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睂O占軍指出,發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影響消費需求大大下滑,而且其居民消費行為習慣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新興市場增幅盡管受到一定影響,但是仍然還在增加。
他表示,非洲市場最近對外貿的帶動很大,下半年公司還將繼續著力于非洲市場網絡的建設。
交通銀行研究部研究員劉能華對記者表示,從前8個月數據來看,歐、美、日依然為中國前三大貿易伙伴,但中國對巴西、東盟的出口回升速度更快,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作用初步顯現。
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對日本、東盟、印度出口分別下降19.7%、12.7%和9.1%,低于整體降幅3.7、10.7和14.3個百分點,而對美國和歐盟出口下降分別為21.8%和26.6%,降幅比前7個月累計擴大5.3和1.8個百分點。
以廣東省為例,今年以來開拓中東市場取得了較大成效。上半年廣東對中東出口規模已接近對日本出口,出口72.1億美元,保持增長5.6%;對東盟出口微降0.7%,但比1-5月收窄2.5個百分點。而對主要出口市場美國、歐盟出口分別下降15.3%和22.9%,降幅均未明顯收窄。
企業積極進行產業升級
孫占軍表示,除了出口市場多元化選擇之外,產品結構的多元化、產品升級改造也是該集團出口結構調整的內容。目前該集團出口結構中,紡織品所占份額逐漸減小,機電、食品、軍工類產品份額上升。
“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產品必然更容易引起貿易爭端,提高科技含量,加大創新力度,鑄造品牌影響力才能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張燕生表示。
“從我們的調研來看,出口企業在環境惡化的倒逼機制下積極進行產業升級改造的趨向十分明顯!苯煌ㄣy行研究部研究員劉能華對記者表示,低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一度是我國出口產品的優勢,但是現在企業已經開始積極探索產品的升級換代,以節能燈為例,東莞的一些廠家開始注重節能環保的科技含量和美觀大方的藝術含量燈方面的創新,而非一味追求低價格。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指出,國家應當加大引導企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比如在財政政策上,可以適當予以傾斜,產業結構的升級也必然會引起一部分的失業問題,這也需要國家予以扶持。
他建議,國家對帶動就業較為明顯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投入結構調整引導基金。
“當然,短期的陣痛是必須忍受的,減肥也不是說減就能減!蔽壶P春坦言,企業結構調整需要時間。
另據權威人士透露,一份著力研究金融危機之后我國外貿如何轉型、調整的報告正在制定之中,即將上呈決策層。該報告通過對金融危機后我國外貿形勢的分析,提出對外貿進行結構調整的建議,主要內容包括加強出口結構從低端、低附加值產品到高附加值產品的調整。
魏鳳春指出,出口結構調整還應當和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相結合,畢竟對于整體宏觀經濟的走勢來說,保增長是短期目標,調結構和體制改革是中長期策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