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7日在蘇格蘭古城圣安德魯斯落下帷幕。
危機令G20意識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會議決定啟用一個新的全球經濟發展可持續框架,以協調及互相監督各經濟體的經濟政策,促進經濟長期及穩定增長。市場一直希望此次G20能給出刺激政策退出的某些暗示,可以肯定的一點是,G20已經達成共識目前還不能為刺激政策“踩剎”。
本次會議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G20財長和央行行長今年以來召開的第三次會議。
可持續新框架輪廓初現
為強調加強經濟合作的新途徑,G20決定啟用一個新的框架。在該框架協議下,各國將進行互相評估,以衡量各自所采取的政策是否能實現共同商定的目標。
會后發表的公報給出了實施這一框架的具體時間表:在2010年1月底前,各經濟體制定出本國或本地區經濟政策的目標、內容及預期;在2010年4月前開始對政策進行相互評估,有關的評估將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協助完成,以確定各經濟體的政策是否適合于共同商定的可持續目標;在2010年6月的下屆G20峰會召開前提交實現這些目標的一攬子政策選擇以供G20峰會討論;2010年11月的峰會前再次改進相互評估機制,并發展出更具體的政策建議。
經濟刺激不剎車
在這次會議上,占據世界絕大部分經濟產值的G20政策制定者意識到,雖然股指攀升、房價走高、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上揚,但經濟復蘇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為了使不確定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全球經濟再次陷入衰退,來自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財長和央行行長都一致認為,不能過早出臺“退出策略”,直到確保經濟已經回到可持續的增長軌道。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財政部長謝旭人在會議期間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各國應繼續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主要儲備貨幣國要保持幣值和匯率穩定,防止負面溢出效應。各國應關注財政和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和防范包括通脹在內的潛在風險,并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敦促各方加快落實匹茲堡峰會共識,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改革如期完成,增加管理層和工作人員中來自發展中國家人員的比例,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進一步搞好與金融穩定理事會等組織的分工和合作,加強對主要發達國家經濟政策和金融市場的監督,提高危機預警能力;加強宏觀審慎監管,降低金融體系順周期因素;建立全球一致的國際監管原則體系,實行金融機構穩健的分紅和薪酬管理,提高單個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完善并推廣有效存款保險體系核心原則和投資者保護機制,建立金融機構有序退出機制,降低道德風險。
氣候變化融資成焦點
隨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日益臨近,本次會議著重討論了氣候變化融資。G20財長和央行行長一致認為,氣候變化融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環。
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在會議期間說,氣候變化是地球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G20必須推動在氣候變化融資與監管方面達成協議。他說:“如果我們在氣候變化融資和融資貢獻上未能達成協議,哥本哈根會議將很難取得成功。”
最近歐盟提出,在2020年之前發展中國家每年需要1000億歐元資金來應對氣候變化,但并未具體指明歐盟需為此提供多少融資。不過,本次會議除在發表的公報中,承諾要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威脅和強調《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原則外,也基本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 王宙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