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正擺脫舊的經濟格局,向新興市場傾斜,但政治上未實現同步,因此在面對重要議題時,各國仍難以達成共識。
近日在首爾召開的20國(G20)峰會就印證了這點。眼下的風險在于,由于缺乏政策協同,要純粹通過市場力量來糾正全球經濟失衡,變得格外棘手。
而由于無法通過市場力量解決人民幣匯率等問題,歐美政客便忍不住通過關稅手段來強行促進調整,因此進口壁壘必然增強。
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普拉薩德(EswarPrasad)稱:“人們普遍認為,G20在推動合作糾正全球經濟失衡方面,已到了極限。”他指出,由于發達經濟體停滯不前,新興經濟體則迅猛增長,因此想要協調各國政策就變得更困難。
普拉薩德稱:“在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新興經濟體發揮重要作用的環境下,國內政策效應會向海外擴散,容易導致矛盾沖突。”
從首爾峰會就能看出這樣的矛盾沖突。
G20集團內的新興經濟體炮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而美國總統奧巴馬面臨國內高失業低增長,則敦促人民幣加速升值,為美國制造業減壓。
但在整個世界經濟體系中,美國顯然已不像昔日那么一呼百應了。
想當初美國財長可以輕易召集幾個大國財長坐在一起,對匯率和貿易立場作出重大調整,而現在這樣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
在很多新興經濟體決策者的眼中,美國的威信與信譽已因全球金融危機而不再完整。
美國采取的超寬松貨幣與財政政策幾乎毀了對美元的信心。就連曾任職美國財政部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都坐不住了。他上周表示,該考慮建立新的貨幣體系了。
因此美國敦促人民幣升值屢試屢敗也就不足為奇。在首爾,美國迂回向中國施壓的策略也碰壁了,美國要求為經常賬盈余和赤字設立量化目標的提議沒有得到支持。
胡錦濤主席堅持中方一貫立場,在G20峰會上強調人民幣升值將是漸進的,須以不損害中國利益為根本,此后又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重申這點。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的帕特里克(StewartPatrick)稱,美聯儲擬向市場投放6000億美元以購買債券的計劃,削弱了奧巴馬近日在峰會上的威信。
此外,奧巴馬所屬的民主黨在中期國會選舉中受挫,亦令他國質疑其是否有能力實現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帕特里克說:“人們對美國全球經濟領導力的信心繼續減弱。”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G20贊揚了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努力,因巴西實施資金管控,阻止資金大量流入,避免了匯率進一步被推高。
而就在不久前,這樣的管控措施還是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深惡痛絕的。
此外,G20峰會正式批準IMF改革,予以新興經濟體在IMF更多投票權,這也證明了各國對發展中國家崛起的認同。
專家指出,整體上看,此次G20峰會對新興經濟體是個勝利。
但首爾G20峰會在糾正經濟失衡方面并無建樹,這表明了G20在遇到緊迫危機時的局限性。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指出,當前貿易和通脹趨勢的差異,帶來的不是政策協調,而是矛盾沖突。魏倫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專題:G20首爾峰會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