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接受加價兩萬,汪先生就要在先交完1萬元定金并等待7個月后,才能提到自己看中的一款車;不在店里訂購汽車的同時做1.5萬元的汽車裝飾,小彭就會被銷售員告知“我們也不能保證您幾個月后才能見到車”……
加價提車不是一個新問題,因為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市場,發(fā)展中的市場就是一個變化的市場,供應時緊時松、時多時少、時有時無,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供不應求。
賣車的人是商人,商人就是以獲取最大盈利為目的,車供不應求,自然想到了加價銷售,這種行為多是是秘密進行,雙方“愿打愿挨”,很難發(fā)現(xiàn),更難拿到證據(jù)。
加價的事情表現(xiàn)在經(jīng)銷商,根子在生產(chǎn)企業(yè)。企業(yè)對售車加價是又愛又恨,加價銷售傳到市場上好聽,可以提升品牌美譽度,刺激眼前銷售,因為市場上都是買漲不買落。還能調(diào)動銷售商的積極性,增強銷售商對企業(yè)的忠誠度。但長遠看,則損害了企業(yè)和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人們會認為你不夠誠信,有乘人之危之嫌,對企業(yè)的好感降低。而且加價的好處往往被黃牛黨和銷售商所得,廠家并沒有實際經(jīng)濟收益。廠家在這件事上是首鼠兩端,處于兩難境地。正是因為廠家態(tài)度猶豫,所以這個現(xiàn)象就一直存在,但又不公開合法,處于地下狀態(tài)。如果廠家態(tài)度堅決,這種事情早就禁止了。當然,加價太多,實在離譜,也就沒人買了,畢竟現(xiàn)在汽車不是稀缺資源,一算賬,何必為了早提幾天車,多花幾千上萬元冤枉錢!
另一方面,我覺得加價是銷售商造出來的,他們信奉所謂“饑餓銷售”方式,實際車子緊缺的情況并沒有那么嚴重,卻故意制造一種供不應求的緊張氣氛。消費者本來還在猶豫,一看要加錢,自然是好車,害怕買不著就趕快掏錢買。所以這個東西不能全信。
這種事情也反映我們的消費者還不很成熟,喜歡跟風,容易受迷惑,對車并不真懂,攀比心理,朋友買了什么車,自己一定也要有,或者別人先有了,自己不能落后。在一個成熟市場,這種事情就很少出現(xiàn)。事實上,中國汽車的生產(chǎn)能力是充裕的、過剩的,市場上一度出現(xiàn)供不應求,是由于廠家對市場估計不足,沒有備夠充足的資源,一時出現(xiàn)短缺,廠家比你著急,形勢很快就會變化,商場上打折降價的日子不遠了,何必著急呢?(程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