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二日電題:經濟觀察:社會信用關乎全局
記者劉長忠
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在中國質量高層論壇上說,目前中國大量的資金閑置,總需求不足,購買力減弱。否則,中國經濟不只是百分之八的增長率,超過百分之十的增長率是很可能的。原因說到底是一個信用的問題。
目前需求不足,通貨收縮,物價降低。一種東西不好賣,便要降價,許多東西不好賣,便引來一片打折聲,于是造成整個社會的需求不足,整個物價水平就降低了,影響了整個經濟發(fā)展進程。
一項調查表明,目前中國家庭掙的錢只花掉了百分之六十,還有百分之四十沒有花掉,儲存在銀行。這種儲蓄率在全世界是高的。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問題是總需求不足,就是整體生產出來的財富不能完全花掉,包括消費和投資。儲蓄是一種投資,儲蓄率高經濟增長就快。如果通過銀行把百分之四十的儲蓄轉移到企業(yè)家手里,生產能力就可以擴大。宏觀上就可以達到均衡。但銀行很難把錢轉移到企業(yè)家手里,而是在銀行的柜子里沉淀下來,百分之四十的儲蓄沒有變成投資,原因就是信用問題。因為錢的流通是靠信用完成的。
茅于軾稱,農村是非常需要錢的,農民在銀行借貸卻很難,是一個信用問題。所以,現在農村普遍存在高利貸現象。百分之六十的農民靠高利貸來調節(jié)其生產、經營。這種現象一方面表明農村經濟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Γ瑫r也說明農村投資市場存在很大的浪費。對國家是重大的損失。
宏觀經濟運行中總需求的不足,其根源最主要的是信用問題。用擴大外延促進內需,來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要提高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降低企業(yè)成本,降低人和人打交道的成本,必須解決信用問題。
這位專家說,不管用什么形式,買股票也好,開一個小買賣也好,如果能夠投資,就能促使社會總需求的上升。但消費者投資越來越少,證券市場、上市公司造假很多,不知道哪一天被查處,市場和上市公司的信用亟待重塑。
信用問題一方面和宏觀不均衡有關系,另一方面與企業(yè)經營業(yè)務的發(fā)展都有直接的關系。經濟是由企業(yè)組成的,一個企業(yè)生存在社會經濟的環(huán)境里,處處面臨信用的問題,一個信用不良的環(huán)境使得這個企業(yè)虧損,每個企業(yè)面臨了這樣的問題,經濟就不會很好地發(fā)展。
中國信用問題聯系著宏觀經濟發(fā)展,應當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同時又需要每個人從自己做起,所以看起來是一個宏觀的問題,其實也是一個微觀的問題,每一個人做一點,整個社會信用狀況就有所改變,經濟就會加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