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8日電 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開幕式上作報告時說,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徹底查處、嚴懲不貸。
今天的法制日報刊登長篇文章,概括記述中國共產黨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歷程。本網特轉載如下——
中國共產黨人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歷史可以上溯至共和國搖籃江西瑞金和革命圣地延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反腐倡廉,逐步形成了系統的反腐倡廉理論,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反腐敗工作格局。事實證明,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政黨能像我們一樣卓有成效地開展反腐敗斗爭。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五年來,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全黨對鄧小平理論的學習不斷深入。我們提出并深刻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講’集中教育和‘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卓有成效,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全面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事實上,當我們回首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的五十余年輝煌歷程就不難發現,黨的和共和國的歷史,不僅僅是一部革命史、建設史,同時也是一部反腐倡廉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在她的執政生涯中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并取得了明顯成就。
舉世矚目的反腐成就
近些年來,我們黨開展了“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黨的十六大決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列入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教育,特別是查處成克杰、胡長清等典型案件起到的警示作用,廣大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和拒腐防變能力普遍增強。針對領導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黨和政府及時制定了一大批規章制度,用以規范領導干部從政行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領導干部從政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初步建立。
十年來,我國各級執紀、執法機關堅決按照黨中央部署,重點查辦黨政機關、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經濟管理部門和縣處級以上干部違紀違法案件,據不完全統計,1992年以來共有一百五十余萬的黨員、領導干部因違紀、違法分別受到了各級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的查處。其中不乏陳希同、成克杰、胡長清、李紀周等大案和無錫非法集資、湛江特大走私受賄、廈門特大走私等要案。黨心民心為此振奮,社會影響巨大。
十四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還著力整治了行業不正之風,標本兼治、糾建并舉的專項糾風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打擊國道、省道“三亂”;狠剎公款出國(境)旅游;規范政府、醫藥等采購行為;整頓市場經濟秩序;遏制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清理和廢止不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行政審批、收費項目;民主評議行風等等重大舉措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在長期的反腐敗斗爭中,我們黨逐漸意識到,在加大力度打擊腐敗的同時,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必須標本兼治,治本工作尤其重要。為此,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軍隊、政法機關、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直屬企業脫鉤;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實行了“收支兩條線”;建立有形規范的建筑市場;行政審批、財政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政府公開招標采購;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和政務公開;民主評議黨政及國企領導干部;領導干部公開選拔、任前公示和競爭上崗等等,黨中央國務院為從源頭上預防腐敗,保持黨政機關的廉潔高效作出了巨大努力。
我們黨和政府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今年3月至5月中紀委在全國21個省、區、市進行的調查結果對此有所反映,69.36%的受訪群眾認為,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74.44%的群眾對反腐敗斗爭成效表示認可,68.86%的群眾對逐步遏制和克服腐敗現象抱有信心。這三個指標比1996年的調查結果分別高出13、12和10個百分點。
有消息報道說,近幾年,“廉政建設”問題在我國城市市民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位次上,呈現“先上升,后下降”態勢。從1997年到2001年,其位次依次是:第3位,第2位,第1位,第5位,第6位。2001年“廉政建設問題”首次跌出前五位,民眾關注率也從2000年29%下降為15.4%。專家認為:“這顯現出黨和政府多年來的反腐工作在民眾中收到正面反響。”
繼往開來的英明決策
2001年9月26日,中國共產黨十五屆六中全會在首都京西賓館舉行。此次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為不斷深入的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強大動力。
注重思想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顯著特點。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志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成為全黨全軍必須遵守的鋼鐵紀律。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共產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1942年的整風運動就是我們黨進行的一次深刻的馬列主義教育運動。毛澤東同志提出,“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經過延安整風,全黨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黨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源泉。戰爭時代,黨的作風建設是與黨的生存發展和根據地政權建設緊密結合的。人民群眾通過黨的優良作風和嚴明的紀律,從自身感受中深深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
新中國建立前后,毛澤東同志多次提出,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及其他各種錯誤情緒可能滋長,資產階級也會出來捧場,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他要求高級干部學習《甲申三百年祭》,告誡全黨不要當李自成,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要警惕敵人糖衣炮彈的攻擊,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等等。這些論述豐富了黨的反腐倡廉的理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從改革開放伊始就清醒地意識到,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可能出現腐敗易發多發的嚴峻形勢,他告誡全黨,如果失去警覺,可能要毀掉一批干部。他提醒全黨:“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鄧小平同志提出:要把反腐敗貫穿于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反腐敗要靠制度、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反腐敗要從黨內抓起,從高級干部抓起,從具體事件抓起;黨要接受監督,要有專門機構鐵面無私地監督檢查;嚴格維護黨的紀律,對違紀違法案件不管牽涉到誰,都要按照黨紀國法查處等等。小平同志的這些重要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問題同樣進行了深入思考。江澤民同志提出,要正確認識黨處于執政地位,特別是長期執政及其帶來的影響問題。他指出,反腐敗關系黨心民心,民心向背,決定政黨、政權的興衰存亡。在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上,江澤民同志再一次警示全黨,不堅決懲治腐敗,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他曾反復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并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為此,我們黨成功地開展了“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三講”教育活動,創造了新時期對黨員、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這應當說是黨建工作的創新。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在黨的十五大到十六大期間,我們黨進一步確立了反腐敗斗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格局和領導體制,全面分析了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原因,作出了反腐敗斗爭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論斷;制定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明確了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督是關鍵,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的基本思路。江澤民同志反復強調,反腐敗必須堅持全黨抓,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強化領導干部反腐敗的政治責任。要依靠發展民主、健全法制來預防和治理腐敗。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要加大監督力度,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等等。這些重要思想和英明決策有力地指導了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
中國特色的反腐方略
尉健行同志在中紀委、監察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暨反腐倡廉研討會上對有中國特色反腐敗方略作了總結和概括。
-在指導思想方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反腐倡廉放到全黨全國工作大局中把握。實踐證明,全黨堅持這一指導思想,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就不斷加大,既能懲治腐敗,又能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在任務方面,堅持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三項工作一起抓,牢固建立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實踐表明,堅持三項工作格局并根據形勢發展賦予新的內容,反腐敗工作就能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在工作方針方面,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加大治本力度,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當前,首先是遏制還在發展的腐敗現象,同時要針對產生腐敗的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進行體制、機制和制度的創新,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在工作部署方面,堅持戰略上整體規劃,戰術上分段實施,堅持把戰略性目標與階段性任務有機結合起來,針對一個時期群眾反映強烈、基本具備治理條件、經過努力在短時期內能夠取得成果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進行整治,確保抓一項成一項,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在政策方面,堅持對人處理態度慎重,既要嚴肅執紀執法又要寬嚴相濟。對嚴重違紀違法又拒不悔改的從重處理;對雖有嚴重錯誤但能主動講清問題并配合組織查清其他人問題的從輕或免予處分;對有一般性錯誤的給予批評教育幫助其改正,對經查清事實確屬被誣陷的干部要予以澄清給予保護。實踐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區別對待的政策,有利于孤立和打擊極少數頑固不化的腐敗分子、教育和挽救犯錯誤的干部、支持和保護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的好干部。
-在依靠力量方面,要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和廣大黨員、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須加強黨內監督、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把專門監督與群眾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保證群眾依法行使民主監督的權利。
-在法制建設方面,加強廉政立法、守法教育和執法檢查,使反腐倡廉工作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這些年來,反腐倡廉取得明顯成效是與法制建設密不可分的,針對領導干部隊伍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時制定和完善黨內條規和法律法規是新形勢下平穩有序推進黨內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可靠保證。實踐證明,充分發揮黨內條規、法律在反腐倡廉中的保障作用,能夠有效減少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
-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方面,堅持全黨一起抓,嚴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反腐倡廉工作必須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形成反腐倡廉整體合力的有效機制。
尉健行同志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反腐敗斗爭方略的精辟概括,反映了黨的十四大以來積累的寶貴的經驗,反映了我們黨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反腐倡廉規律的認識,我們應當十分珍惜和正確運用這些基本經驗并不斷加以豐富和發展。
與時俱進的戰略思考
我們雖然已經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反腐敗斗爭的路子,反腐敗斗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看到,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還沒有得到徹底遏制,重大違紀違法案件還時有發生。我們的反腐敗工作離黨和群眾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在黨的十六大上,江澤民同志深刻指出,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中,黨必須十分注重防范各種腐朽思想侵蝕,維護黨的隊伍純潔。
江澤民同志曾經這樣分析道,我國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封建主義殘余影響在黨內和社會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實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西方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侵蝕一些黨員干部的思想;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由于制度和機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和監督工作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客觀上給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留下了可乘之機;一些地方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在部分黨員干部中滋長。江澤民同志的精辟分析,對于正確看清反腐敗形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我國現階段反腐敗斗爭,是在諸多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特別是在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由于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監督制約機制還不完善,行政行為、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還不能做到嚴密規范和有效約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個過程,這就使得腐敗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觀條件和可能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有制結構和分配方式等發生的深刻變化,給經濟生活和社會政治生活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在所有制結構方面我們形成了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各個利益主體都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去獲取有限的資源,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不擇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攏腐蝕領導干部。而一些領導干部手中掌握的權力比較集中,權力運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制約,這就容易產生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從分配制度的變化看,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這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但在分配調節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出現了社會分配不公的現象。一些公務員對收入低和收入差距較大現象不滿意,產生心理失衡,這也是誘發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不少國家的發展進程看,當一個國家處在經濟結構轉型、經濟快速增長的變革階段,往往是腐敗現象的高發期。雖然我國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有本質區別,但由于經濟體制轉換的時間短、進程快、體制機構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這也是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原因。
除上述種種客觀原因外,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缺點和問題也是一些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比如,至今仍有個別地區和部門把發展經濟與反對腐敗對立起來,抓反腐敗工作只停留在開會、講話、發文件上,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疏于教育、管理和監督;管理制度不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沒有落到實處;個別領導干部奉行“好人主義”,怕得罪人,執紀執法偏寬偏軟等等。
對上述問題,黨中央的認識是清醒的,反腐敗的態度是堅決的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在十六大的報告中,江澤民強調:“各級黨委既要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緊迫性,又要充分認識其長期性,堅定信心,扎實工作,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地把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下去。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以身作則,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始終做到清正廉潔,自覺地與各種腐敗現象作堅決斗爭。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徹底查處、嚴懲不貸。”我們要理直氣壯地肯定黨的反腐敗指導思想、方針政策和取得的明顯成效,堅定反腐敗必勝的信心。
來源:法制日報2002年11月18日第六版,作者:周萬韞,原題:《反腐倡廉彪炳千秋——中國反腐敗斗爭記略》,資料提供:《中國反貪調查》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