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九日電題:中國航天十三年實現四大跨越
中新社記者張朔
今天上午,人民大會堂北京廳,中央企業系統代表團熱論十六大報告。來自航天科技工業界的黨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的發言,引起在場諸多記者的關注。
回顧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張慶偉說:“這十三年,是中國航天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四個方面實現了重大的跨越。”
——中國航天走出國門
張慶偉說,從一九九0年發射美國制造的亞洲一號廣播通訊衛星到現在,已進行了二十二次國際商業衛星的發射,把二十七顆各國制造的衛星送入了太空。中國高科技的、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也在國際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國還和巴西聯合研制衛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被江澤民稱為“南南合作的典范”。
——航天技術水平迅速提高
說起旗下的產品,張慶偉如數家珍:“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入軌精度、運載能力、發射成功率和適應能力等方面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風云氣象衛星已經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為全球提供氣象服務的業務衛星”,“中國獨立自主研制的載人飛船工程已取得關鍵技術的突破”。十余年間,長征火箭共進行四十八次發射,占三十多年來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的百分之七十。
——航天科技廣泛應用
張慶偉介紹,中國的衛星和空間技術已經實現了從實驗向產品、產業化的轉變,正在邁向商業化?臻g技術已廣泛用于國民經濟的諸多領域。
他高興地表示:“航天技術在提高和改造傳統產業方面,已經顯示出了重要的作用。”
——導彈武器研制有重大進展
張慶偉說,在導彈武器研制方面實現的重大跨越,增強了國防實力,有力地打擊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氣焰。對于維護祖國的領土完整、反對分裂也起到威懾作用。今后,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將努力成為科技強軍的典范,為國防現代化作出貢獻。
對于中國航天的將來,張慶偉表示,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順利,在確保航天員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