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耀眼唐裝亮相威尼斯電影節的鞏俐﹐其最奪目之處已不再是昔日照人的影星光彩﹐而是今時貴為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高尚身份。然而﹐作為鞏俐同胞的我們中國人﹐還未為鞏俐大飛躍的榮譽來得及充分驕傲時﹐卻傳來意大利媒體對鞏俐擔任正式競賽評審團主席語言能力不足的置疑。這屆威尼斯電影節主席德.哈登能說四國語言。
異國媒體對鞏俐只能使用中文這一種語言的唏噓慨嘆﹐使得作為鞏俐同胞的我們中國人心里不能不說有點不是滋味的酸楚。畢竟﹐名人鞏俐很大程度上體現著中國人的整體素質﹐她在各種場合隨身帶著一位翻譯的形象﹐有形無形中左證了外國人固有的“跟不上世界標準”的“中國人觀”﹐盡管鞏俐通過翻譯向意大利媒體從容表示﹐已有過多次擔任影評影展主席的經歷﹐自認能夠勝任此次工作。
不可否認﹐中國綜合實力近些年提高很快﹐但也必須承認﹐中國的營商環境和旅游環境還頗為落后﹐其中很大一部分局限系因英語環境太差造成﹐即中國人中能使用一門外語的人實在太少太少。即使伊拉克﹑阿富汗這類因戰火與西方世界隔絕了相當長時間的國家﹐其國民的英語水平也遠遠高于中國人的大眾水平﹐不妨看看他們的國民是怎樣用英語對著電視侃侃而談的。
中國人已經越來越認識到英語落后的殘酷現實﹐學好英語業已成為全國人的共識﹐據稱數以億計的國人正在為英語嘔心瀝血﹐其中尤以準備迎接二零零八年奧運會的北京為甚。為了突破啞巴英語的桎梏﹐“瘋狂英語”﹑“大嘴英語”﹑“胡說英語”﹑“洋話連篇”各種五花八門的英語修習法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于大江南北﹐不惜矯枉過正地力促中國人惡補。
對比國人的不甘落后﹐鞏俐相形之下似乎很有些不思進取了。鞏俐從影十五年來﹐可謂經常行走在國際之間﹐不僅是出席過世界各大電影節﹐也曾到好萊塢去爭過獎﹐還與外國影星合作拍過電影﹐更何況鞏俐長年生活在英語通行的國際都市香港﹐而且其老公黃和祥亦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于內于外的環境﹐都令得身為國際名人的鞏俐不諳英語說不過去。
鞏俐怎能泰然自若到就是不愿掌握英語呢﹖難道她視漢語為國粹加以頑強捍衛﹖想來鞏俐還不至于保守到如此地步吧﹖那么是何因何故讓鞏俐不思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人﹖肯定而言﹐鞏俐在過往大大小小的國際活動中因語言障礙遭遇的尷尬一定不少﹐實在搞不明白為什么這些還不足以觸動鞏俐這個聰明人學好英語。不知她的小師妹章子怡因英語欠佳被人取笑的難堪對鞏俐有什么觸動。據報﹐章子怡現在可是在狠勁學英語。
其實﹐像鞏俐這樣的中國名人﹐其學不學得好英語已不純是個私人的問題﹐已上升到現代中國人公眾代表的高度。她的英語能力成了中國人英語能力的風標﹕一方面給外國人提供認識﹐另一方面給國人提供示范。
如果說兩年前鞏俐首次出任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柏林電影節)時因不會英語隨身帶著翻譯還說得過去的話﹐那么兩年后鞏俐再次出任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威尼斯電影節)仍隨身帶著翻譯就無法說過去了。即使作為一個非鞏俐影迷的普通中國人﹐我也愿在此奉勸鞏俐一句﹕趕快學好英語吧﹐做一個真正國際標準的名人﹐為我們中國人在更廣泛的領域爭光。
(文/馬玲/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