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
美俄戰略關系進入新階段 2001年11月14日 14:10
聲明:本版文章之版權屬于原作者及原刊載媒體,如轉載請與原刊載媒體聯系,謝謝合作。 自從九一一事件后,美俄外交關系出現了里程碑式的發展。在不久前的上海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美國總統布什與俄總統普京相談甚歡,為雙邊關系發展埋下了注腳。這次布普會晤的成果,從會后雙方高層走馬燈似的互訪就可看出,美俄政治關系的確邁入了一個新的準同盟階段。 11月1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和俄羅斯外長伊凡諾夫就軍控和導彈防御體系問題舉行了會談。據悉,雙方已接近達成妥協的階段。之后不久,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又訪問了莫斯科。這一切不難預料,是為目前舉行的美俄峰會取得突破成果鋪路。 不難想像,華盛頓方面對發展美俄關系是有不少考量。因為美國對阿富汗持續一個月的轟炸并沒有達到“神奇”效果,因此,必須在戰略方面有求于莫斯科,增加對阿富汗北方聯盟及美軍的軍事支援平臺。 引起國內的爭議 還有另一個問題也不容忽視。美俄關系的靠近,基本上可以說是莫斯科一方主動妥協,美國一方“無奈”接受的結果。這在某些俄政治家眼中被視為是對美國和西方的軟弱表現。 問題本身并沒有引起廣泛非議和爭論,因為俄國上下也有一個與美改善關系的共識。但是在普京不久前宣布關閉古巴電子監測中心和越南金蘭灣海軍基地后,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這將導致俄國國際戰略地位的下降,自己放棄了對美游戲中所握有的王牌。 有人更批評這是對美緣木求魚,勢將得不償失,其觀點是美俄政治關系的確有所改善,但是不會有本質的突破。持這種觀點的俄政治基金會主席尼科諾夫,引用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在《獨立日報》文章中的觀點說,西方和俄羅斯的利益不太吻合。 尼科諾夫呼吁普京總統重視這種觀點,但是普京明確指出,改善與西方關系,甚至是融入其中的關鍵是與美關系取得突破。 在有了九一一事件與美反恐的共識立場后,軍控和反彈道導彈條約就成了俄美關系躑躅不前的絆腳石了。美國有必要通過頻繁高層接觸和訪問莫斯科來達到支持普京的目的。 俄政策基金會主席帕夫洛夫斯基建言,普京應該此時和布什討價還價。他認為: 一、俄國給予美國的好處比美國從西方得到的要多得多,普京不應錯過這種討價還價的機會。 二、九一一事件后,新集體安全體系將確立,俄國應該找到自己應有的定位。比如在確定和北約的關系中不能再扮演協商者的從屬地位,而應起決定作用。 三、俄美如今視奧薩馬為共同敵人,美國是否應該放棄對車臣叛軍和阿族分裂分子的支持。 他支持普京放棄最后與美爭霸的嘗試,并認為放棄海外軍事基地,尤其是關閉針對美國的古巴電子偵察基地,是俄國徹底埋葬冷戰的象征。 俄國選擇成為西方的盟國 親西方的俄羅斯著名雜志《總結》發表文章指出,俄羅斯開始成為新世界秩序的關鍵部位,普京九一一事件后采取的“新方針”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俄羅斯如果支持恐怖主義,意味著很快要爆發新的世界大戰。假如西方滅亡,俄國也不能獨善其身,因此,俄羅斯選擇了扮演西方盟國的堅定角色,并結合進了歐、美與俄的北部文明圈。 評論在確定俄國和西方的關系時,卻與北約首腦的言論顯得南轅北轍。就事論事,美國領導下的西方世界的確和俄羅斯在反恐問題上找到了雙邊關系的切入點。 問題是,俄國有些基本利益和底線不容忽視。 其一,在俄美形成的戰略關系新架構中確定俄國的最切身利益,主要包括俄國在中亞前蘇聯地區和外高加索一帶的利益需要美國保證。 其二,美國和俄國的彈道導彈防御系統談判必須和雙方裁減核武數量掛鉤。 其三,建立阿富汗新政權必須也符合俄國的利益。 幾天前,俄國防部長承認美蘇簽署的“1972年彈道導彈防御條約”部分內容有些過時,需要修改。這種態度上的松動,可以預料美俄戰略關系很有可能取得某些突破性進展,這一切到了11月中旬布普高峰會后便得知曉。 對于華盛頓來說,自動送上門來的禮物未必有吸引力,這可從美國在車臣問題上的拿捏看出,美國從未明確表態,也從不劃定車臣叛軍與奧薩馬及塔利班是一丘之貉。與此相反,江澤民和普京一致認為車臣恐怖勢力和東突恐怖勢力都是國際恐怖組織,應給予打擊。這表明,美俄同盟并非沒有縫隙可尋。 在關于俄國和美國各自積極尋找塔利班政府垮臺后,新阿政府的代言人中,其分歧和各懷鬼胎的現象,也不言而喻。 這其中的體會大概只有布什和普京最為清楚,但是,毋庸諱言的,美俄政治關系的確已大幅提升和改善了。這對世界秩序和戰略格局不能說不是一個微妙改動,它對以中俄為首的“上海合作組織”今后的發展也將產生一些消極影響。世界戰略格局如何重新洗牌,恐怕還要等到美國在阿軍事行動結束后再能評說。(張臨濤) 摘自:聯合早報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