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財富》論道:網絡經濟尋找新出路 2001年5月11日 07:57 中新社香港五月十日電(記者盧峰)網絡不只是當今世界的焦點,也是今次《財富》論壇的焦點話題。 短短一年時間,人們趨之若鶩的網絡經濟熱潮濺起了“泡沫”,“.com”的翻譯由“多金”變成了“得貪”,人們對網絡經濟市場的前途感到擔憂。多位出席論壇的科技界領袖不約而同地指出,網絡經濟確實大不如前般“紅火”,但只要在市場上尋找到合適的發展出路,當能再現昔日的光彩。 在美國依賴科技而獲得難得的經濟增長后,一些國家和地區從中得到啟示,紛紛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來推動本身的科技發展,但對高科技的片面理解,使一些人認為網絡經濟即是它的全部。在經歷了對網絡經濟的狂熱后,“.com”旋即跌入了低潮。 微軟首席行政總裁史提夫·波曼表示,人們誤解網絡經濟能夠完全替代舊有的事物,過份夸大了它的作用,令網絡經濟發展過熱。其實,網絡經濟最重要的不是直接帶給人們財富,而是一項提高生產力的工具。 過去一年,雅虎收購臺灣最大網站奇摩、“美國在線”與華納集團合并等,正是波曼這一觀點的最佳注解。 網絡公司迅速占領市場,未必能夠即時反映公司的價值,反而會在短期內為公司經濟帶來壓力。 雅虎創辦人楊致遠出席論壇時就指出,雅虎的發展不及早幾年迅速,只是恢復到正常的經濟增長速度。互聯網是有效提高生產力的工具,但能夠將新科技與舊經濟模式結合,才能發揮互聯網的價值。 波曼今天同時指出,不少互聯網公司的股價下滑,并不反映該公司的前景差勁。 戴爾電腦主席米高·戴爾表示,如果人們留心科技發展的大循環,即使現在處于谷底,反彈也是指日可待的。 與會的科技界巨子不約而同地指出,網絡經濟發展不會一沉不起,下一輪的發展將會集中在寬頻上網及無線上網,到時人們自然明白科技“泡沫”只是網絡公司重上高峰的前奏。 在本次論壇上傳出的信息稱,中國內地將在五年內成為互聯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也將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電腦市場,幾年后的互聯網標準將是“中文化”。網絡公司能否把握這股發展浪潮,也將是最終成王敗寇的關鍵之一。 三年前,當楊致遠、張朝陽等“.com”的代表人物出現在上海《財富》論壇時,人們更愿意把他們當成神話人物。而今年在香港,經歷了“泡沫”洗禮的他們仍在五百強的行列之中。再過三年,走下神壇的“.com”的領軍人物還會是他們嗎?在這個意義上說,網絡經濟尋找出路絕對是一個“生存還是死亡”的命題。(完) |
|||
|
主編信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