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全憑環保:評估團相中椿樹園 2001年2月24日 17:40 中新網北京二月二十四日消息:這幾天,以“綠色社區”聞名京城的宣武區椿樹園喜事兒不斷,先是獲得了市級十大“文明居民區”稱號,緊接著,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的官員們又懷著極大的興趣來做客。椿樹園的居民李梅一臉自豪地說:“您瞧,全世界的目光都被我們這個社區吸引過來啦,為什么?全憑兩個字:環保。” 椿樹園的街坊們忘不了,倡導他們過上綠色環保日子的,是一位山東籍姑娘、中國著名環保活動家廖曉義。那么當初廖曉義為什么選中椿樹園推廣她的綠色環保理念呢?椿樹園的居民們是怎樣選擇這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奧委會考察團的官員為什么相中了椿樹園來參觀呢?這話得從去年4月22日說起。 椿樹園與廖曉義“一見鐘情” 當時作為危改小區的椿樹園剛剛建成不久,短時間內集中興建18棟高層住宅樓,在城四區并不多見,更何況小區還辟出了1.9萬平方米的綠地,修建了一大一小兩個健身樂園,在寸土寸金之地就越發顯得與眾不同。 去年4月22日,廖曉義領導的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與多家單位共同組織了“2000年地球日·中國行動”系列活動,廖曉義親自到椿樹園搞綠色環保入戶調查。她驚喜地發現這里的居民已經有意識地用上了節能燈、節水龍頭,就連家庭裝修也大都用的是環保材料。和大伙兒一聊,特別投機。她找到椿樹街道辦事處的頭頭們商量,打算在椿樹園播種她的綠色環保理念“試驗田”,雙方一拍即合,一個全新意義的綠色社區就這么熱熱鬧鬧地搞起來了。很快,小區垃圾全部實現了有效分類,家家戶戶把剩飯菜、碎玻璃等廢品扔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大家自覺地用廢舊報紙換再生紙;用洗衣服、洗菜的水沖廁所;攜妻帶子到延慶縣地球村開展“綠色家庭夏令營”活動;家家種花種草搞起了室內綠化。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到生活觀念的改變,椿樹園的居民覺得這綠色的日子越過越有味兒。 美化家園支持申奧 廖曉義說:“對于申奧城市的考察,環境質量是很重要的一項。環境質量的提高又靠政府的承諾和大眾的參與,居民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每當我跟外國朋友講到北京的綠色社區,他們都很感興趣。看完之后,他們說,沒想到北京還有這樣的小區,北京人的環保意識這么強,我想,綠色社區對于北京的申奧會大有好處的,肯定會為北京拿分。” 去年11月22日,椿樹園的居民決定和“地球村”、北京電視臺“北京您早”欄目一起共建綠色社區,并在當天掛出了“椿樹園綠色小區”的招牌。一掛牌才知道,敢情綠色社區不僅僅是有樹有草就行了,它還有許多硬指標。小區內除了要有一塊較高質量的綠地外,還要建立一個由環保局、環衛局、市政管委、婦聯、節水辦等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參與的聯席會,要有一個垃圾分類清運系統,有一支起先鋒作用的綠色志愿者隊伍,有一個普及環保知識的宣傳陣地,還要有一定數量的綠色文明家庭。其他標準包括小區內環境清潔,有90%以上的居民家庭使用節水龍頭,安裝使用節能設施,小區內無噪聲污染等。居民們搞起了小區環保聽證會,為美化家園出謀獻策,在廖曉義的帶領下開展“綠天使行動”,包括學唱環保歌、建立了600戶綠色家庭檔案、成立了綠色志愿者大隊、組織申奧英語學習班,還作了家庭綠天使承諾,承諾內容包括:節約用水、保護水源、垃圾分類、不吃野生動物、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等。 家住椿樹園小區的劉先生說:“廖曉義教會了我們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我們從心眼兒里感謝她,我們將在綠色和環保中生活下去。今年政府要加快南城的改造速度,我真心希望已經建成的、正在興建的和即將興建的小區的居民們都早日過上我們這樣的綠色生活。” 有關廖曉義 生于1954年,中山大學哲學碩士,曾經是四川大學哲學系教師,自1996年3月起,廖曉義發起創立了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開始實施一系列環保計劃,成為國內外較有影響的環保活動家。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期間,她作為中國7位民間環保人士之一,曾受到邀請參加了總統的圓桌會議。去年6月14日,廖曉義獲得了有“諾貝爾環保獎”之稱的2000年度蘇菲獎。(據北京晚報) |
|||
|
主編信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