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從無足輕重到社會中堅———美國猶太人的成功之路 2000年9月6日 09:27 在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選中參議員利伯曼為競選伙伴,使之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猶太裔副總統候選人。于是,猶太人在美國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令人關注。 從第一批猶太人登上北美新大陸的土地至今,將近3個半世紀過去了,美國猶太人走過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奮斗之路,也是一條不斷遭受挫折的成功之路,終于從一個無足輕重的小移民群體成長發展為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從23到600萬:移居新大陸的歷程 雖然有人認為1492年抵達美洲的哥倫布船隊里就有猶太人,還有人甚至說哥倫布本人就是猶太人,但大多數歷史學家都將1654年作為猶太人定居美國的開端,就在那一年,23名猶太人從巴西來到新阿姆斯特丹(即后來的紐約市)定居。 到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時,約有2500名猶太人定居在紐約、查爾斯頓、費城、紐波特等沿海商埠,絕大多數從事商業。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后,猶太人積極出錢出力,為獨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發展,猶太人也從東部來到西部,猶太社區在西部的新興城市紛紛出現。到1880年,美國猶太人已達到25萬人。 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了猶太人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短短40年里,共有300萬猶太人涌入美國,使美國猶太人口總數到本世紀20年代已達350萬。這次來到美國的是俄國和東歐的猶太人,他們完全不懂英語,而且都一貧如洗,初到美國都要依靠猶太組織和慈善團體提供幫助。他們涌入工業化迅速發展的東部和中部各州,青壯年大都在工廠、商店和服務業找到了體力勞動型工作,而老年人由于體弱力衰和語言不通往往得靠救濟生活。他們仍然習慣性地聚居在一起,于是在美國東部和中部的許多大城市里出現了猶太區,紐約市的下東區是當時最大的猶太區。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發動反猶運動后,出現了歐洲猶太人移民美國的又一次浪潮。從1933年到1945年,有20多萬猶太難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美國。戰后至今50多年,美國猶太人的數量繼續穩步增長,除戰后初期來到的大屠殺受害者和80年代末以前接納的來自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部分猶太移民仍帶有政治移民色彩外,大多數人都是正常移民。在此期間,并無以前那種猶太移民涌入美國的狂潮出現,原因在于戰后并沒有爆發歷史上曾出現過的那種反猶狂潮,況且一個可以接納猶太移民的以色列國已經存在。到90年代,美國猶太人總數已超過了600萬,其中紐約市就居住著220多萬,洛杉磯有50萬,費城至少30萬,芝加哥20多萬,邁阿密20多萬,波士頓約17萬,華盛頓特區有16萬左右。成功之本: 重視教育團結參政 美國猶太人為什么能取得成功其中有許多原因但具體就美國的猶太人而言最主要的恐怕是兩條重視教育和團結參政。 由于重視教育美國猶太人社會地位的上升要比其他少數族裔快得多。如俄國東歐第一代猶太移民的文化程度很低,但他們不管自己多窮苦,也要千方百計送子女進學校受教育。這一堅持不懈的努力很快見效,他們的下一代已具有較高文化,成為各行各業的專門人才。一項關于紐約俄國猶太移民職業的調查顯示:第一代男性移民中61.2%的人在加工業工作,只有27.5%的人經商;而這個百分比在第二代男性移民中即發生了驚人的變化,32.6%的人從事加工業,57.8%的人經商;又如1891年時只有十幾個來自東歐和俄國的猶太人在紐約當醫生和律師,但只過了10年,這一數字已上升為千人。而對大多數移居美國的拉美裔家庭來說要取得同樣的進展需要幾代人的時間非洲裔美國人則用了更長的時間。在今日美國猶太社團的人均受教育程度仍是各族裔中最高的。 美國猶太人參政的主要目的自然是維護自身權益,他們特別注重于以下三點:反對任何形式的反猶主義;支持以色列;反復進行大屠殺教育并追查納粹罪行。這樣的參政行動往往由猶太社團組織來領導和協調,其中比較重要的組織有:美國猶太人委員會、美國婦女錫安主義組織、反誹謗聯盟、美國猶太人聯合分配委員會、美國猶太人大會、世界猶太人大會、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美國主要猶太組織主席聯合會、西蒙·維森塔爾中心等。 美國猶太人主要通過積極參加選舉、提供政治捐款、發揮輿論工具的作用,以及通過院外集團施加影響等等途徑或形式來參政。據統計,在各大族裔中,猶太人是投票率最高的,一般高達90%。而猶太人主要聚居的紐約、加利福尼亞、賓夕法尼亞、伊利諾伊、馬薩諸塞、密歇根、新澤西、俄亥俄等州又是參加兩黨代表大會代表較多、產生總統選舉人較多的州,其選舉結果會對全國選舉的大局產生重要影響。難怪每當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之時,兩黨都不惜代價爭奪猶太人的選票。 另外,美國猶太人在報刊、廣播、出版、電影等方面擁有巨大影響,每當發生事關猶太人或以色列利益的論爭之時,輿論界的“猶太幫”都會協調一致地采取行動,往往能發揮極佳的宣傳效應。在美國的院外集團中,猶太院外集團是組織最嚴密、活動效率最高的。如以“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為核心的親以色列院外集團,就有一個與全美各猶太組織和社團保持密切聯系的網絡,通過該網絡去影響猶太選民、國會議員、政府官員,直至向白宮進行游說。50年來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頭號盟友,并給了以色列上千億美元的巨額援助,這正是美國猶太社團親以院外活動的直接結果。 當出現反猶活動時美國猶太人立即會團結一致地予以反擊。如1920年5月,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親自出面宣傳偽造的反猶文件,使反猶運動形成高潮。美國各猶太組織對反猶活動一再提出抗議,猶裔新聞記者赫爾曼·伯恩斯坦和猶裔律師艾倫·夏皮羅等人以有力證據揭露福特宣傳的文件完全是偽造的,迫使汽車大王福特在面臨誹謗罪訴訟的情況不得不作出公開道歉。 猶太精英: 美國社會中堅力量 有人說猶太人“控制”著華爾街還“統治”著好萊塢甚至“操縱”著美國新聞媒介。雖然這些說法可能夸大其詞但僅占美國總人口2.3%的猶太人在美國社會各個領域發揮著巨大影響這點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從科技文化領域看,猶太知識精英們的作用特別突出。據社會學家的統計,對美國人最有影響的200名文化人中,有一半是猶太人。到80年代初,在獲得諾貝爾獎金的100多名美國學者中,也有近半數是猶太人及其后裔。在美國東部的名牌大學中,30%的教授是猶太人。每4名美國律師中就有1名猶太人。在新聞出版界,也涌現了一大批著名的猶太記者、編輯和專欄作家。《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最早都是由猶太家族創辦的。現任美聯社董事會主席唐納德·紐豪斯也是猶太人。美國的電影業可以說是由猶太人奠基的,幾乎所有大制片公司的創辦人都是猶裔人士,如華納公司的華納4兄弟,派拉蒙公司的阿道夫·祖柯,米高梅公司的路易斯·梅耶、塞繆爾·戈德溫等。猶太人在文學、戲劇、音樂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就文學而言,在當代美國的一流作家中,猶太裔作家占了60%以上。 在社會經濟領域,經過幾代人的奮斗拼搏,大多數美國猶太人已成為中產階級,主要從事工商業、金融業和專業技術工作,只有1%的人仍是非熟練工人。根據1988年的調查,有47%的美國猶太人每年收入在4萬美元以上,而在非猶太人中只有25%的人才能達到這個水平;同時,只有10%的猶太人年收入在2萬美元以下,而在這個水平以下的非猶太人比例為29%。在本世紀上半葉,猶太工商業家已在服裝業和百貨零售業中居于統治地位。而到了戰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他們進一步控制了皮毛業,在糧食加工業、電子業、餐飲業、娛樂業、鋼鐵業、石油業、化工業等領域的實力也日益增強。雖然“猶太人控制華爾街”這句話過于夸大其詞,但猶太金融家在美國金融界的實力確屬首屈一指,其中如庫恩—洛伯公司、塞利格曼公司、萊曼兄弟公司、拉扎德兄弟公司、所羅門兄弟公司、戈德曼—薩克斯公司等都是金融業頗具影響的巨頭。猶太人艾倫·格林斯潘長期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主席。猶太人喬治·索羅斯擁有實力雄厚的量子基金,被稱為世界頭號“金融倒爺”。猶太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也一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到本世紀初,猶太人開始進入政界的上層。第一位成為內閣部長的猶太人是奧斯卡·斯特勞斯,1906-1909年任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商業和勞工部長。此后越來越多的猶太人進入內閣。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如弗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任內的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尼克松和福特兩位總統任內的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卡特總統任內的財政部長邁可·布盧門撒爾等。克林頓總統的6位重要閣員都是猶太裔: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國防部長科恩、前財政部長魯賓、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杰和駐聯合國大使霍爾布魯克。各大州和重要城市的州長、市長中也有許多猶太人。猶太裔的路易斯·布蘭代斯曾擔任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達23年,還有多名猶太人士擔任過最高法院法官。至于被選為歷屆國會議員的猶裔人士,就更加難以一一例舉了。僅以1998年選出的106屆國會為例就有猶太裔眾議員23人猶太裔參議員11人。(作者:潘光/轉自《解放周末》)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論壇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