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十一月十七日電 題:檳榔與“檳榔西施”的是是非非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走訪臺灣歸來,說起印象最深的東西,檳榔當屬其一。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歌很熟,但檳榔樹卻從來沒見過。到臺灣后經人指點,才知道那是一種細細高高,有點像椰子的樹。臺灣走一圈下來,車窗外目之所及,常見成行成片的檳榔。街頭巷尾,賣檳榔的小鋪也隨處可見,視品質不同,一百元新臺幣一般可買七八粒到幾十粒不等的檳榔。
檳榔是一種青果,似橄欖。臺灣人吃檳榔通常把檳榔剖成兩半,用一種香葉包裹,里面還要涂上石灰,上檔次的還佐以其他的香料。嚼食檳榔讓人面頰發紅,渾身發熱,有提神和驅寒的作用。
雖然吃檳榔是臺灣民眾的傳統,據說常食者達三百萬,但檳榔也是臺灣最有爭議的農產品。因為檳榔嚼起來滿口血紅,吃相不雅,吐渣則污染環境,常吃對牙齒也有損害。更要命的是,近年的研究認為多吃檳榔口腔癌發病率高,也會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一類的慢性疾病。
一位臺北的朋友說,有嚼食檳榔習慣的多為司機等一些“勞力者”,像臺北這樣大城市里的“勞心者”和白領人士對這種既不健康也不高雅的食品往往敬而遠之。難怪臺灣知名食品企業統一集團一位負責人說,檳榔市場很大,但從“尊重生命”考慮,他們從不做檳榔加工生意。
今年,臺灣檳榔價格下跌,除豐產的因素外,一些忠實消費者為健康少吃甚至戒掉“檳榔癮”也是誘因。
其實檳榔作為利潤較高的栽種品種,在臺灣種植面積達五點三萬公頃,為數十萬人提供生活來源,已是一大產業,并大量出口大陸。去年以來,僅在福建泉州口岸登陸的臺灣檳榔已有六十批計一百二十九噸多、貨值近二十二萬美元。檳榔也是常用中藥。突發奇想,如果找到一種即爽口又健康的吃法,恐怕就兩全其美了。
在去日月潭的路上,游客會看到路邊鑲著透明玻璃的小屋子一個接一個,屋頂上面類似警燈的紅燈閃個不停,初看以為是報警點,再看里面坐的不是警察,而是“檳榔西施”。
“檳榔西施”指穿著清涼的賣檳榔的年輕女性。以前以為臺灣賣檳榔的都是“檳榔西施”,到臺灣后才知道“西施”只占檳榔銷售者的一小部分,而穿著“三點式”之類極度“清涼”的“西施”就更少了。
不過“檳榔西施”雖然穿著上有些沖擊力,長相往往與傳說的“西施”有差距,令遠來的游客失望。導游一句話醍醐灌頂:“如果長得像西施,誰還會賣檳榔!?”
“檳榔西施”在很多臺灣民眾眼里是個貶義詞,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檳榔西施”是臺灣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在上海的臺商舉辦臺灣廟會時,也把“檳榔西施”作為一個亮點。
檳榔也好,西施也罷,不管怎么說,能把兩者巧妙結合,的確是臺灣的特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