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近日,有外電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的說法稱,建設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國稅總局等多個政府管理部門正協商醞釀,制定針對外資進入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管理政策,預計會采取行政、稅收等多種手段,對外資購買國內房地產項目的資金流入進行管理,同時對外商并購中國房企也將做出相應規定,并推測此項政策“最快本月底出臺”。
對此傳聞,研究機構安邦的分析師認為,雖然作為本輪調控的配套措施,這一舉措并非沒有道理,但真正出臺限制外資進入的政策,會有波及面太大的風險,“這一板子打在外資身上,是打錯了地方”。
今日出版的《中國經營報》載文指出,實際上,對外資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日益活躍的表現,以及國內業界對此的警覺聲音,我們也一直在密切關注著。但我們還是愿意以理性和謹慎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外資投資中國房地產的渠道主要如下:做開發商(包括全資或合資),如第一中國、凱德置地等等;收購成熟商業項目進行經營,如頻頻收購京、滬物業的大摩;入股中國房企,幫助其境外上市,如近期的渣打銀行入股世茂?梢姡绻麖馁Y金上限制外資進入中國流入地產行業,主要是指限制外資在中國收購項目。從技術上來說,要對上述投資渠道都進行有效限制,難度不小,成本很高。況且,根據世貿組織精神,連國內的銀行金融業都必須全面開放,國有銀行業引入外資都成為國家行為了,房地產業又怎么實施限制呢?
更重要的是,姑且不論因國內樓市產生泡沫而將批判矛頭對準外資是否合適,這樣做的一個副作用,很可能是讓我們忽視了對中國房地產行業和市場根本問題的深刻認識和有效解決——而這個根本問題,正如很多專家學者已經指出的那樣,多半在于分稅制下的地方政府和銀行業。
在目前的分稅制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嚴重依賴房地產以及相關稅費,尤其是土地出讓金的收入,地方政府永遠有動力抬高房價,而缺乏動力打壓房價。除稅制問題外,地方政府官員升遷決定權在于上級而不是來自老百姓,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動力去解決后者的住房問題。
其次是銀行業。2000年,國內房地產信貸占銀行業整體信貸6%,到2004年已攀升到26%,2005年國內房地產貸款總額已經高達2.6萬億元,其中開發貸款近萬億元。銀行業和房地產可謂互相高度依存。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對房價上漲也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打壓的利益驅動力,且不說大多數地方政府所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各種形象工程,都是依靠銀行貸款。
一句話,我們贊同對外資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行為進行必要監管,但確實不希望政府的板子打錯了地方。(王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