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6日電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進入5月,以穩定房價為目的的中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已實施一年。去年的宏觀調控在5月11日進入高潮,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建設部等七部委《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后被媒體稱為“七部委新政”。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房地產要面臨新一輪的調控”的猜測頓時風生水起。
房價上漲:購房者心理恐慌
小鄭在北京某媒體工作,前幾年一直租房子住。去年宏觀調控開始前,小鄭有了買房子的念頭——“房價一直會漲,再不買還會貴”,類似說法不斷催迫著他。可是不久調控開始,小鄭滿心希望地開始觀望。
“現在想起來真后悔”,北京房價的增長速度并沒有慢下來,在等待中,小鄭眼看著自己留意的幾處房子價格一路飛漲。特別是進入今年以來,東四環外的某樓盤去年底開盤時均價7400元,今年4月已經猛漲至8500元以上;東五環外的一樓盤2月時均價5000元,3個月后已是5600元。
小鄭的感受得到了官方數據的印證: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2005年房價漲幅接近20%;北京市建委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房價同比漲幅14.8%。
“房價像是綁在了火箭上,但就這樣想買到一套房子也不容易”,小鄭感到很奇怪。東四環外的那處樓盤最近新開賣一棟樓,但售樓小姐告訴小鄭:“小戶型早就被關系戶內定了,你根本買不到”。
“開盤當日出現搶購狂潮”、“開盤前日上百人連夜排隊等候”……房產商對外透露的信息中,價格不菲的房子竟成了奇貨可居的稀有商品。
“想起房子的事就開心不起來,這大概就是大家形容的‘購房恐慌癥’吧。”失望的小鄭苦笑著說。
上漲主因:政商觀點相左
對于北京房價,房地產開發商似乎與普通購房者有著不同的判斷。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說,消費者之所以反映北京房價高漲,是因為有些媒體對外公布的統計數據有問題,北京房價上漲幅度遠沒有傳說中的可怕。
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7.6%,與北京市建委數據差距較大。
任志強認為,在一個長周期內,房價穩步上漲是正常現象,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原材料的漲價、土地增值都會促進房價上漲。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則承認房價漲速過快。
4月18日,北京海淀溫泉鎮中心區拍出11.5億元這一讓業界震動的高價,該地塊樓面地價接近每平方米4900元,而此前天價拿地的結果都是樓盤價格遠遠高出同區域樓盤均價。“北京地皮越來越少,二環以內不批地了,開發商拿地實行‘招拍掛’,地價越來越貴,房價自然就高。”開發商將房價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指向土地等開發成本的價格上漲。
對“地價上漲帶動房價上漲”之說,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維給予駁斥:根據國內32個主要城市的數據來看,地價因素只占商品房成本的23%,土地占地產商開發項目成本的比重并不大,土地價格的上漲對房價的影響不大。
加強監管:職能部門發出調控信號
盡管有關房地產的種種爭論還在繼續,但這并不影響政府相關部門有所動作。
5月8日,央行宣布,上調各檔次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8個百分點,此前,央行已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了0.27個百分點。
對于新房供求緊張現狀,在北京市建委看來,除了供應結構的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產商人為制造“緊張”所致,不少房產商利用各種手法隱瞞空置率等實情而急抬房價,已經引起了主管部門的憤怒。近日,北京市建委宣布,今后“可售商品房統計”都可在各區縣交易中心查詢,這意味著開發商再也無法隱瞞商品房現實的銷售情況。
5月10日,北京市建委下發關于加強商品房交易市場動態監管的通知,如果開發商虛擬買賣合同,囤積房源,發布不實價格和銷售信息,欺騙購房人搶購等,15日內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合格,將至少1個月內不能賣房。同時,市建委對目前房屋交易市場上53種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了公示,一旦發現這些行為,將進行嚴查。
“近期各大職能部門的一系列動作,實際上只是新一輪宏觀調控的一個信號,一個前奏,真正大規模的宏觀調控在我看來還沒有開始。”國華置業總經理房超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殷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