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的名詞解釋
中新網3月17日電 官方新華社今天全文播發《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已于3月14日批準這一報告。
《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全文約19000字,共分三部分: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200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200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以下為《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全文。
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
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國務院委托,現將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5年,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團結奮進,銳意進取,國民經濟呈現增長比較快、效益比較好、價格比較穩的良好局面,完成了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2321億元,增長9.9%,四個季度分別增長9.9%、10.1%、9.8%和9.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年增長16.4%,四個季度分別增長16.2%、16.5%、16.2%和16.4%。
圖表一 “十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
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有所改善。呈現增速較高、物價平穩的格局,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為1.8%。效益與速度同步提高,全年財政收入增長19.8%,增收5231.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22.6%。經濟增長支撐條件繃得過緊的狀況有所緩解,煤炭產量21.9億噸,增長9.9%;發電量2.47萬億千瓦小時,增長12.3%,迎峰度夏期間國家電網系統拉限電條次和損失電量同比分別減少61%和66%;重點物資運輸得到較好保障。
圖表二 “十五”期間全國財政收入及其增長情況
(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農業得到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2975億元,比上年增加349億元。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267萬公頃,糧食產量達4840億公斤,增加145.4億公斤。農業優質化、區域化、產業化和標準化程度繼續提高,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占全部小麥種植面積的比重達48%,優質稻種植面積比重為64%,分別提高4個和3個百分點。畜牧水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圖表三 “十五”期間糧食產量及增產情況 (單位:億公斤)
工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9.8%。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產業化專項順利實施。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國產化取得新進展。重型燃氣輪機、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裝備、大型水電和抽水蓄能機組的引進消化吸收工作順利推進,百萬噸級乙烯裝備國產化依托工程開始啟動,建成750千伏交流輸變電示范工程。企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落后生產能力,部分過度擴張行業投資增幅繼續回落。
圖表四 “十五”期間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強。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青藏鐵路提前一年全線鋪通。縣際公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新建公路1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57公里。新建鐵路投產里程1203公里,新增電氣化鐵路863公里,新增鐵路復線486公里。
服務業繼續穩定發展。政府和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郵電通信、現代物流、社區服務、旅游、會展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加快,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三)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進展順利,新開工重點工程10項,投資總規模1360億元。遂寧━重慶━懷化鐵路建成投產,“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西部路段全部開工,重慶、西寧、滿洲里等10個西部機場新建、改擴建工程先后完工,百色、紫坪鋪等水利工程相繼下閘蓄水。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扎實推進。以重大裝備國產化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支持石化、鋼鐵、重大裝備、造船、汽車和零部件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棚戶區改造開始實施。研究制定了促進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中部地區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東部地區繼續保持率先發展的良好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取得新的成效。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