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為在更大程度上瓜分擇校費的市場份額,重慶不少名校之間演繹出一場變味的生源大戰和師資大戰:不擇手段到農村學校挖能為學校撐門面的尖子生和骨干教師。這在業內被稱為“掐尖”運動。
業內人士表示,只要應試教育的陰魂不散,“城市包圍農村”、“發達地區包圍落后地區”的“掐尖”現象就不會消失。而這種靠挖尖子保名校的做法,是以拖垮基層薄弱學校為代價的,對整個國民教育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名校實施“掐尖”計劃
重慶一所名校的校長助理告訴記者,名校的資產增值主要就靠兩種學生:尖子生、高材生可為學校樹旗幟、撐門面,創造無形資產。
近年來,一批專挖尖子生的“學探”從城市走向農村,精心實施他們的“掐尖”計劃。每到初三的第一學期,便進入了“學探”打望的季節,他們一旦發現苗子便展開攻勢,最有力的“攻擊性”武器就是提前預錄、免費入學、提供獎學金等。
來自重慶長壽區農村的一位尖子生說,去年市內有兩所重點中學同時找到她家。一所學校開出的條件是不參加全市聯招統考,直接保送上該校;另一所學校除了上述條件外,還給出5000元獎學金、倒貼伙食費。
據透露,近年來重慶市內某重點中學擴招,一方面有錢便來者不拒,另一方面倒貼錢八方挖來70多名尖子生。
江津市人大代表何建平表示,近3年間,江津一共有700余名尖子生到了主城區!案鼑乐氐氖,挖人已經開始低齡化了,名校從初一、初二,甚至小學就開始行動了。比如,江津市的一個小學,從2003年到2005年,就有70多名學生被挖走!
采訪中,江津某重點中學校長向記者出示了一大疊去年的“預錄協議”:“這些學生本屬于我們的招生范圍,但在聯招統考前就被城里的名校以交保證金的形式預錄。這種‘掐尖’的做法早已引起公憤,但我們又拿重點名校沒轍,因為尖子生和重點名校是‘兩廂情愿’。這樣下去,招生秩序將越來越亂。”
由于尖子生被主城區的名校挖走了,江津市這幾年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一個都沒有。
擇校成為“教育賄賂”新資源
專家指出,名!捌狻眱H僅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巨大的利益驅使。只有“掐尖”才能讓學校更有名,只有更有名才能招收到更多的擇校生。
據對重慶市內某重點名校初一學生的構成成分進行的調查表明,該班的學生主要由四部分構成:一是名額很少的保送生和文體特長生;二是有錢或實權單位用高額贊助費買斷的部分名額,分給本單位職工的“教育福利”;三是本校教職工子女和“條子生”;四是花得起錢擇校的“錢學生”。
重慶市教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稱,享受重點名校優質教育的學生,除了少數是靠個人的學業成績外,很大部分是靠家長的權力、金錢、關系網就讀。
為了讀名校,家長不惜一切代價。而為了創收,名校也不惜代價地擴招。這種馬太效應正在很大程度上對名校進行著扭曲,甚至成為教育腐敗的一種新形式,擇校成了一種“教育賄賂”資源。
“我市某些中學收取‘擇校費’已進入市場化按質論價的階段!敝貞c市政協委員連英俊說,渝中區某些重點中學的擇校費,最高竟達4萬元。沙坪壩、南岸的一些重點中學、普通中學也有從1萬元到3.5萬元不等的擇校費。
連英俊表示,有些教育主管部門沒有想方設法消除這一差距,而是將自己的利益與“擇校費”捆綁在一起,“擇校費”成了教職工的獎金、福利補貼和改善學校設備的主要經費來源。
“甚至學校的請客送禮、公款旅游,也要從這筆費用中報銷。”連英俊說,這實際上是把腐敗成本分攤到了學生頭上。最讓人氣憤的是,有些農村中小學生由于交不起“擇校費”而被攔在義務教育的大門外。
基層學校打響招生保衛戰
據介紹,名校挖人開出的條件大多是免學費、免擇校費,甚至還給予生活補貼、幫助租房子,讓家長進城去照顧學生等。
面對無情的現實,目前重慶不少區縣學校已經開始打響“保衛戰”:出錢留人。
重慶工學院院長劉興鼎認為,學校爭搶尖子生有其合理性,但必須規范。每個家長、每個學生都希望讀好學校,好學校也希望招優秀學生,但這里面有一個資源整合、分配的問題,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公平把握,不能以犧牲弱校、農村學校的發展來“偏愛”名校。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龔奇柱表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對重點名校的班級、費用進行嚴格控制,不能濫招濫收。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擇校費用使用情況的監督。
重慶教育學院副院長劉麗俐說,政府部門在辦好名校的同時,更應該加大對基層薄弱學校的扶持,進一步穩定教師隊伍,改善辦學條件。只有縮小基層學校與名校的距離,“掐尖”風才能得以遏制。
(來源:工人日報;作者:李國、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