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日電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溫鐵軍作客央視第四期中國經濟大講堂。就新農村建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據央視國際報道,溫鐵軍說,中國已經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工業化建設的進程,當工業化和城市化達到這個階段的時候一般都應該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而這個時候大多數市場經濟的國家特別是東亞的日本韓國等等東亞小農社會國家,都會適時提出新農村建設,這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而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他指出,新農村建設新在城鄉統籌良性互動上。新農村建設是如何去用城市跟農村之間的良性互動,來體現出一種城鄉之間的和諧。現在農村其實有很多在發展問題上不是那么非常符合全面小康的要求的,不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也不是符合和諧社會要求的。那么進一步新農村的新,就應該新在農村的發展,也能夠體現得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能夠體現得了和諧社會的要求,所以總體上看,新農村建設新在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階段,通過兩個反哺,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工業對農業的反哺,來使得農業得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使得農村社會能夠實現和諧社會。
其實新農村不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應該說一般的市場經濟國家,當它的工業化發展到一定時候有一個特殊條件,那就是稅收占GDP的比重,或者國家財政占GDP比重達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那么這個時候反哺啊,才有可能實現。提出新農村建設,應該說既有戰略的考慮,既然國際上只要是小農經濟國家,都有的這么一個普遍選擇,這樣一個規律的作用,也有國家財政實力有所增強,我們可以推進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這樣的政策選擇,當然也有現在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國際農業競爭這樣一個壓力之下,我們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業。溫鐵軍說,從糧食安全角度來說,需要在農村開展新農村建設,以新農村建設來為國家的經濟安全提供一個起碼的基礎。
溫鐵軍指出,在這幾年在農村基層搞的一批新農村建設的試點遇到很多困難。但我們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從2003年年初,黨中央明確把三農問題強調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來,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實惠的政策,叫惠民政策。第一條,就是中央近幾年不斷地增加對農村的公共品投入,不僅是加強對農村管理的投入,解決咱們鄉村基層的管理開支,而且開始增加對農村醫療和教育的投入。
其二,在財政開支的過程中間,中央特別強調要把財政增加,用于農村公共投入,主要的放到縣以下基層,特別是教育、醫療、衛生、科技、文化。
配合著中央的這些政策,全國人大正在加緊農民合作社組織法,農民合作法的立法進程。
第三,那就是從扶貧開始,明確提出整村推進,國家在五百多個國家級的貧困縣,明確把整村推進作為一個扶貧戰略,而在省定的七百多個貧困縣也已經開始這樣做,那就是說至少在一千多個縣,我們已經非常強調綜合性的農村發展,而不再是單一的項目。相信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以后,各地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自己本地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產生出各地的地方經驗,而這些經驗將會成為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重要的、重要的工作方式,通過典型,通過實驗,然后逐漸以點帶面去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