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記者“您覺得中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的提問時,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丁學良回答道:“最多不超過5個。國內有的著名經濟學家連在國際上最好的50個經濟系里當研究生的資格都不夠。有的經濟學家還沒有對經濟科學做什么樣的貢獻就想著獲諾貝爾獎。”(10月26日《中華工商時報》)
對于某些有著濃厚精英情結的經濟學家來說,因為深居廟堂,往往自視甚高,面對別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的論語,想必始料未及。中國真正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是實情還是不了解情況的信口開河?
丁學良給出的理由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首先要把經濟學當作一門科學來對待,而不能把它當作個人發財、出名和當官的路子。遍觀當下,許多經濟學家卻把經濟學沽以高價,喜滋滋地為利益集團代言,笑瞇瞇地爭當學術明星,急咻咻地向體制內靠攏。在這種情形下,經濟學成了敲門磚,學問成了博取利益的墊腳石,這樣的經濟學家自然名、利、仕統統納入麾下,科學真知、學術本義卻被棄置。
張五常說:“哲理上,經濟與自然科學沒有兩樣,不是表達感情的學問,與藝術很不相同。”誠然,經濟學攸關國計民生,經濟學家為政府出謀劃策、提供智囊支持時,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亂拍腦袋,更不能公心私用、打自己的小算盤。然而,許多經濟學家習慣于利益沖動,在利益面前,感情極為豐富。從醫改到教改,從股改到房改,或多或少都有經濟學家的影子。當日前國務院宣布我國醫改基本不成功后,當年參與其中的經濟學家會捫心自問嗎?如今,教育改革備受詬病,那些鼓噪教育產業化、力挺高校擴招的經濟學家今安在?
哲學家德里達認為,要警惕法律的“僭越”,即提防有人把非功利主義的法律轉變為服務于要求特定利益的主張。同樣,我們也要警惕某些經濟學家利用“近水樓臺”的便利,影響政府決策,為一己之私利服務。這些經濟學家在為政府獻計獻策時,打的幌子不無冠冕堂皇,然而其背后,往往卻是為自己、為自己代言的利益集團爭取好處。這樣的經濟學家也許有一定的真知灼見,但因為心術不正而黯然失色;也許聚斂的財富不是建立在違法基礎之上,但這種“高明”的發家致富卻讓人難以信服。
在當今這樣一個知識被高度專業化、文化被商業操縱和元話語被解構的后現代社會中,曾有人提出疑問:知識分子還能否以傳統的方式(保持獨立性,堅守良知,滿懷正義和理性等)繼續存在?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對于知識分子中的群體———經濟學家而言,如果不被名利所劫持,拒絕利益集團的豢養,多一點反求諸己的意識,自然就會接近乃至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遺憾的是,正如丁學良所說,某些主流經濟學家把太少的精力用來做經濟科學研究,把太多的精力用來為某一利益集團說話。于是,保持獨立性,堅守良知,滿懷正義和理性這些特質,被他們用相反的方式所置換。
當然,斷言中國真正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只是一家之言。丁學良的本意并非要為中國的經濟學家集體畫像,也并非刻意與他們過不去。他的論語,實際上潛含著對某些經濟學家的不屑和失望,聯系到一段時間以來國人對經濟學家的不滿和質疑,傳遞的信號很明顯:某些經濟學家該深思了。 (摘自中國青年報;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