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上海文匯報報道,重陽節前,華東師大教育信息技術學系03級的學生做了一回關注“老年人生活狀況”的有心人,在這項社會調查中,老年人吐露的心聲很是讓人意外。
不想再和兒女同住
家住雪野三村的王先生今年79歲,老伴75歲。老兩口退休前都在上鋼三廠工作。老人共有三個兒子,如今也算兒孫繞膝。目前,老兩口與小兒子一家同住,大兒子和二兒子也住在附近,時常過來看望老人。但老兩口還是“有苦難言”。
據老人說,兩人的退休工資加起來每月有一千多元,不需要子女們補貼就可以過得舒坦。但與兒子一家共同居住的情況下,兩位老人不僅要負責每天的買菜、燒飯、洗衣、打掃,還得幫忙支付家中的水、電、煤等費用。這樣一來,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資也就所剩無幾,零花錢更是沒了著落。
被子女當成“免費保姆”,貼錢還得貼體力,這樣的“待遇”,讓老年人多少有點感覺疲憊,于是,不少老人開始對與子女同住說“不”。
住進敬老院更感孤獨
選擇護老、托老機構時,人們總以為老年人更注重其對于老人生活的人性化考慮與服務,然而,此次調研中卻發現老人們對敬老院內伙伴的要求也甚高。
現住在機電福利院的閔老太今年74歲,三年前她和老伴一起住進敬老院。兩位老人原先都是機電廠的職工,因此都有退休工資和醫療保險,經濟方面富足。老人的一兒一女都在美國,兩位老人也曾去美國住過三個月,但終因語言不通,水土不服而回國并自愿住進敬老院。
然而對于兩位老人來說,目前最大的煩惱是“不合群”。據他們反映,院里老人的文化參差不齊,組織的活動也無法動員起多數人,因而老人深感孤單。
兒女來探望不要走過場
對于貧困老人來說,盼望子女常來探望之外,也急切希望得到子女經濟上的資助。
家住雪野三村的陸阿婆88歲,老伴現年92歲。陸阿婆年輕時在居委擔任樓組長,但由于種種原因,退休后陸阿婆不算正式員工,也沒有退休工資和醫療保險。現在,兩位老人全靠陸阿婆老伴每月的820元退休工資維持生活。
老人有六個女兒,其中最小的也58歲了。盡管她們對父母都很孝順,每周都會來看望老人,但這并不能讓老人擺脫孤獨。目前,陸阿婆老伴因腦萎縮,生活不能自理,意識不清楚,全靠陸阿婆照顧,使得個性活躍的陸阿婆不得不整天呆在家里照顧老伴,每天的娛樂只有聽聽滬劇,看電視。不僅沒有娛樂活動,還感覺擔子重了。老人坦言:要是子女們能為她分擔一點照顧老伴的責任就好了。(顧一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