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電 題:華文媒體為興辦華文教育鼓與呼
作者 杜笑峰 日本《華人周報》關西支社社長
十幾年前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人僅有兩千余人,而去年這一數字已升至九萬人。在日本,華文教育的形勢也非常喜人。在新一輪華文教育熱潮中,當地的華文媒體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現僅以《華人周報》關西支社在“西日本華文教育者協會”發展過程中的報道為例,說明海外華文媒體在當地興辦華文教育事業中的作用。
從去年底西日本地區華僑華人籌建“西日本華文教育者協會”之時起,《華人周報》就積極宣傳造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許多華人朋友也因此了解“西日本華文教育者協會”從籌備到正式成立的全過程。
興辦華文教育,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如果對“如何辦”和“怎么辦”的問題沒有正確認識,許多理論方面的探討最后很有可能成為空論。為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華人周報》關西支社及時采訪了大阪一家華人辦的“外國語學院”,并在“關西專版”介紹這家“外國語學院”的辦學經驗,以“獻計獻策”的形式,履行華文媒體的責任。
此外,《華人周報》關于這家“外國語學院”的報道,還對當地熱心于華文教育事業的華僑華人起到了鼓勁加油的作用。使人們認識到:興辦華文教育最難以解決的“辦學經費問題”,遠不是某些人想像中的“一點辦法沒有”。
在《華人周報》這次“獻計獻策”后,“利用現有資源”和“以企業的辦法興辦華文教育”的理念被普遍接受。“西日本華文教育者協會”實際上是一個地方性“行業協會”,當地從事華文教育的華僑華人就是“現有資源”。在后來的集會中,“現有資源”的概念當中又被增加了“中國政府支持海外華文教育的政策”等內涵。
在今年之前,談起日本的華文教育問題,人們可能只會想到橫濱山手中華學校、神戶中華同文學校等“老字號”,而且也知之不多。現在,在西日本地區談論華文教育的話題時,被頻繁提起的還有《華人周報》和“西日本華文教育者協會”。這說明,《華人周報》關西支社成功運用媒體平臺、使當地更多的華僑華人認識到興辦華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參與到這項造福后代的公益活動當中。
現在,西日本地區的華僑華人談論新一輪“華文教育潮”時,大多會提到《華人周報》所進行的相關報道。眾所周知,一個持續、完整的系列報道的效果,遠遠大于對同一事件的零散而不成系統的報道效果。《華人周報》關西支社通過系列報道、提高當地華僑華人對華文教育的重視程度,是遵循新聞規律的正確的舉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