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八日電 題:北京本周成為月球“首都”?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本周北京,雨水連綿的天氣讓人幾乎感覺不到身在仲夏時節,但第三十六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第八屆國際月球探測與利用大會“你方唱罷我登場”,卻讓北京彌漫著空間熱、月球熱、航天熱,熱浪滾滾、熱氣襲人。
這兩場盛會雖均為首次在華舉辦,但世界空間科學、月球探測領域群賢畢至,齊聚北京探討空間科學發展、共商全球探月大計。因此,國際月球探測工作組秘書長、歐洲空間局月球探測項目首席科學家Foing認為,北京本周也是月球的“首都”。
本周,北京成為月球“首都”可謂名符其實:主題為“人類的月球,共同的夢想”的國際月球大會期間,與會世界各大航天機構官員、月球探測領域專家學者們,圍繞探月計劃進展與綜述、繞月衛星、著陸器及月球車、科學探測有效載荷、月球科學問題、地面應用與測控、發射與軌道等七個方面的問題展開交流與研討。
經過充分討論,大會通過包括十三條內容、將作為未來國際月球探測指導原則的《北京宣言》,宣言倡議各國加強空間技術合作和相關數據的交流、共同保護月球,鼓勵更多青年學生以及空間探索和天文愛好者參與到探月活動中來,并以月球探測工程為契機,促進國際空間科學技術的探索與發展。
北京為何能在本周成為月球“首都”?“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杰笑言,“嫦娥”工程就是“梧桐樹”,全世界研究月球的專家學者都是被吸引而來的“金鳳凰”。
本周行將結束,新的一周就要開始,北京的月球“首都”地位還能延續嗎?國際月球探測工作組首次選擇一位中國科學家擔綱其新一屆主席,似乎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剛剛履新就任該國際組織主席的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吳季表示,他將領導國際月球探測工作組積極開展協調,推動各國在月球探測領域進行聯合和互補。
當然,月球“首都”之位,僅以幾場學術會議的冠名并不牢靠,關鍵還要用月球探測、月球科研的實力來支撐。人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嫦娥”工程的不斷推進,北京成為“月球”首都的機會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