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1日至1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應邀訪問日本。這是中國總理7年來首度訪日,備受各方關注。而去年10月,安倍晉三在當選日本首相后的第12天就訪問了中國。安倍晉三首相訪華標志著中日政治關系僵冷局面被打破,堪稱是一次“破冰之旅”。故此溫總理把他這次訪日喻為“融冰之旅”,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兩國關系的改善和發展。
溫總理出訪前會見駐北京的日本媒體人士時提出3項期待:“我期待著這次訪問取得成功,真正成為一次‘融冰之旅’;我期待著同日本領導人就兩國關系的重大問題達成共識,推進兩國關系的發展;我期待著同日本人民接觸,更多地了解日本,也讓日本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國,增進互信和友誼。”這似乎道出了溫總理這次“融冰之旅”的主要目的。
“融冰”先需知“冰”在何處?顯然不在兩國經濟關系方面,而集中表現在近年來中日政治關系和國民感情所處的冰冷狀態。因為前些年日本領導人多次參拜靖國神社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中日領導人互訪曾一度中斷。“融冰”還需知“冰”從何來?有人認為是來自中國經濟發展所形成的“中日兩強并立”的結構性變化,以及日本民眾心態不適應這種變化。其實不盡然。近年來導致中日政治關系冰凍的“政治寒流”主要來自冷戰后日本政治右傾化思潮的蔓延和發展。
所謂日本政治右傾化,主要是指日本保守政黨中的右翼勢力及其主張在政界逐占上風并影響政府決策的一種政治傾向;是日本右翼勢力企圖通過修改教科書、恢復靖國神社傳統地位,美化日本侵略歷史來實現其政治目的一股政治思潮。前些年日本右翼親臺勢力利用冷戰后日本政壇的總體保守化,控制了部分政治權力和輿論導向,在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上竭力把對華政策拉向倒退。日本國內美化侵略歷史的右翼勢力與“臺灣幫”實際上是一伙人。一旦他們得勢,必然在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上制造麻煩。例如,在歷史問題上,利用中國個別民眾的過激言行煽動日本的反華民族情緒,污蔑中國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反日”教育,把中日矛盾歸咎于中方。在臺灣問題上,一方面在軍事上伙同美國牽制中國,一方面在輿論上制造“中國威脅論”。在東海問題上,一方面干擾中方在沒有爭議的中國大陸架開采油氣資源,一方面授權日本公司在有爭議地區單獨勘探開發。這必然導致中日難以建立互信關系,呈現所謂戰略結構性矛盾,造成日本民眾對華戒心上升,主張日中友好的人相對減少。
面對這種挑戰,中方為捍衛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而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是完全必要的。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著眼長遠,堅持從中日兩國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握時機積極促進中日關系的轉圜。很顯然,中日之間的矛盾并不是兩國人民或兩國根本利益的對立,而是日本政治右傾化與中日友好合作潮流之間的較量。中方過去一直把少數軍國主義分子和廣大日本人民相區別;現在也同樣把右翼親臺勢力和廣大日本民眾特別是各界友好人士相區別。因為日本民眾大多不贊成右翼的主張。
日本政治右傾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遭到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抵制。去年以來,在日本國內,以幾位前首相和《讀賣新聞》主筆公開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為標志,日本政界和媒體出現“逆右傾化”的新趨勢。日本國內反對戰爭、珍惜和平、重視亞洲,以及反對全面修改憲法第九條的主流民意正在形成。只要日本領導人堅持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同有關各國關系,包括日美關系在內,就都搞不好。最近,美國官方和主流社會在靖國神社、“慰安婦”等問題上對日本政要錯誤言行的批判便十分強烈。小泉執政末期,美國開始擔心中日矛盾激化,希望雙方和解。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安倍首相當選前后才不得不改變某些原有立場,表示任內不會公式參拜靖國神社,在“慰安婦”問題上繼承河野洋平的談話,并首選訪華,提出建立日中“戰略互惠關系”。去年安倍訪華后中日關系逐步回暖,兩國媒體友善而客觀的報道增多,并通過各種形式促進民間交流與對話。日本經濟界更盼望中日關系“政冷”造成的冰面早日融化,以利經濟航船順利航行。事實證明,盡管中日力量對比并未發生新的變化,但只要日本政治右傾化受到抑制,中日政治關系便會立即出現改善。
伴隨這次溫總理訪日,中日關系有可能出現一種良性循環:中日高層越交往,兩國輿論報道越積極,日本右翼言論越沒市場。同時也要看到,中日關系改善不可能一帆風順,兩國之間存在的問題仍有待雙方共同努力解決。日本右翼親臺勢力今后很可能向安倍首相施加更大壓力,干擾中日關系的改善。或許正因如此,溫總理才表示:“我希望安倍首相能以中日關系大局為重,珍惜中日關系來之不易的重大轉機,信守承諾,繼續努力,推進中日關系的順利發展。”(作者劉江永為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