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日電 2日,上海市房地局有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上海地方細則“還在醞釀研究中,尚未出臺”,但上海市場上已紛傳“關于符合條件的境外人士、港澳臺人士需憑證購房”之說,即購房應該符合“一個證件一套房屋”的原則。
境外機構投資者一樣在趕乘“末班車”
滬上各大中介機構普遍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境外人士在滬購房仍舊按照原有程序進行。包括8月1日之前五天的二手房交易避稅狂潮中,不少境外人士亦積極跟進,踴躍購房。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符合條件的境外人士、港澳臺人士需憑證購房,香港地區居民有效證件包括回鄉證、香港身份證以及香港護照;臺灣地區客戶的臺胞證、臺灣身份證明亦算兩個證件。由于一個證件對應一套房屋,由此,港澳臺人士在滬購房就有了多套的可能性。
就此,滬上各大中介機構普遍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境外人士在滬購房仍舊按照原有程序進行。包括8月1日之前五天的二手房交易避稅狂潮中,不少境外人士亦積極跟進,踴躍購房。
一位境外投資服務機構在滬高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由于各地尚未出具明確的執行“限外”政策的期限,所以最近外資投資境內物業的審批手續仍按原有標準執行。尤其是在注冊資本金問題上,最近執行的標準仍是外商設立投資房地產企業,注冊資本金不得低于投資總額的35%即可,而非限外政策171號文件中規定的50%。
境外機構投資者看好內地二線城市
盡管限制外資購房的政策啟動日期并未明確,但對大投資機構而言,心理上的影響已然產生。
“新規定中不允許投資者以境外公司直接投資境內房產的規定將不利于在海外上市的房地產基金在中國投資市場的發展,也影響到中國的物業在海外房地產信托市場的發行。”戴德梁行投資部董事葉建成說。
他表示,海外上市的房地產信托基金通常收購有穩定回報的成熟物業,偏重投資商業房產做長期持有和對資產的經營管理,并定期派股息給投資者。雖然以海外公司持有的方式比以設立國內外資公司持有物業的方式負擔更多的稅務,但這種渠道可以比較方便將租金收入派出海外,所以海外上市的房地產基金多選擇這種方式。去年年底在香港上市的越秀房產信托基金也是以境外公司的形式持有國內的投資物業。
葉建成預計,隨著新的政策出臺,海外基金將會重新考慮在華的投資策略和風險,下半年的投資市場將顯現出這一政策帶來的效應。
而上述境外投資服務機構在滬高層則表示,不少境外機構投資者對內地二線城市的投資乃至直接收購物業的興趣正日益高漲。
“因為‘限外’政策各地實施力度不同,不少外資認為這是一個針對京滬穗等外資集中的一線大城市的限制性政策,而在重慶、長沙等處于內地二線、而房地產經濟同樣活躍的城市,‘限外’措施也許不那么嚴厲。”(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