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8日電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8日起正式實施,有專家指出,《規定》旨在兼顧各方利益營造公平環境,堵漏糾錯為規范的運作提供更大空間,對引資長期有利。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對外貿易研究室主任馮雷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多年,外商投資企業只有在中國的政策范圍內,在法規內做事,才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國保障的也是這些規范的市場行為者的利益,因此,《規定》把過去不太完善的地方進行了修訂,并提供了一個更合理的框架,大家都在這個合法的范圍內運作,從而堵住了那些鉆空子的行為,實際上是給了那些規范的市場行為者更大的空間。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FDI研究中心主任盧進勇說,“修訂以后的《規定》,不是說不讓外資進來,而是說我們明確了哪些行業是禁止外資進來的;哪些行業是容許外資進來的,但是有條件的,比如說并購后股份不能超過多少;哪些行業是容許外資自由并購的;這樣,對符合利用外資產業政策的并購,你不僅可以繼續運作,而且可以在更完善的環境中做得更好,其實是促進了合理的并購,同時對那些不符合利用外資產業政策的并購進行限制并起到了事先防范的作用。”
他指出,《規定》有利于中國更好地利用外資。關于利用外資的法規有很多部,這些法規都保證了中國利用外資的健康穩定發展。這部《規定》的目的是更好地引導外資來中國進行并購,而并不是說,制定政策以后,阻止外資來并購。它是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法制環境,只會更有利于中國利用外資的健康穩定發展。
“有些并購是為了壟斷你的行業,而出現沒有競爭的壟斷,產業發展就會受到損害。所以所有的政府都會對壟斷進行控制,所以我們這么做也是防止外資形成壟斷,這是為了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競爭秩序,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
盧進勇還表示,“我們還是要利用外資,但對外資篩選也有必要,不過這種篩選不應由政府來進行,政府可以制定法規來有所約束,具體選擇合作伙伴,應該由企業來選。”